第一百一十二章:抵达南京城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一百一十二章:抵达南京城(新书求围观)

  这些将军们突然间的沉默是有原因的,小鬼子之所以推进的如此顺利,短时间内就从上海打到了南京,这其中固然是有日军战斗力强大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国军自己把自己给坑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国军从淞沪战场撤下来的时候那叫一个一路狂奔,一泻千里,以至于导致“京沪杭国防工事”屁用没起就丢了,着实令人汗颜!

  那个“京沪杭国防工事”又叫“吴福锡澄防线”,是国民政府为守护南京城而修建的最重要的防御工事。该国防工事共分三部分,一是京沪地区阵地:第一阵地位于在吴江县至福山镇,第二阵地带位于无锡至江阴锡澄线。两阵地间的龟山至梅村一线设置中间阵地,后方阵地带在石庄到常州一线。

  二是沪杭地区阵地:第一阵地位于乍浦至嘉善(乍嘉线),第二阵地位于苏州至嘉兴(苏嘉线)为,两阵地之间的沿海地段还构筑了侧翼阵地

  三是南京地区阵地:主要阵地带配置在龙潭、栖霞山、青龙山、苍波门、大胜关、上新河、下关、燕子矶一线,形成闭合性的环形阵地。

  该国防工事是1933年由参谋本部城塞组设计,阵地内设置一线阵地和预备阵地,建有射击、观察、通讯、交通、伪装、掩体、障碍等设备,以轻机枪、重机枪、战防炮工事为主体,组成环形防御体系。建筑材料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尽量利用天然障碍物,辅以人工障碍,形成永备工事。

  从1934年开始,军事委员会先后派第36师、第57师、第87师、第88师、独立工兵1团、工兵学校练习队、宪兵团,分期分批修筑。

  这个国防工事可谓工程浩大、到全面抗战爆发前,尚未全部完工。

  虽然工程尚未完工,如果运用得当 一样可以有效的杀伤敌军,减缓敌军的攻击速度! 蹲在混凝土工事里面,总比堆在上海的滩头吃炮弹要强的多!

  要说这道防线有多牛逼,据战史记载,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军进攻沧州、刘官庄国军钢筋三合土之机枪工事,结果这些国防工事经受日军重炮轰炸三日而岿然不动,那么,由此可以推算京沪杭国防线应该坚持的时间更长。

  就算只能争取一两个星期也成啊,有了这么多时间南京城里的居民自然可以多撤退一些,也不至于发生后来的惨事。

  结果淞沪会战国军兵败如山倒,国军精锐几乎全被打垮, 国府也没有组织部队进入工事依托坚固工事防御作战! 这些花巨资建造的国防线,号称“东方马奇诺”最终形同虚设!

  而为什么不起作用呢?

  李宗仁、白崇禧和刘斐的回忆录中都指出一个原因:没钥匙!原来该工事建成后,所有的钥匙都交给当地保甲长保管,战事一起,这些人都不是军人,逃得无影无踪。

  好吧,这个理由真的是足够奇葩的,世界各国有国防工事建好后不留军人驻守看护的么?怎么将钥匙交给平民百姓保管?

  即便有这样那样的理由,就算是没有钥匙,那这么重要的建筑钥匙,你军方国防部没有备用的么?

  南京战役之前的淞沪战役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国军高级将领都没人想起这里还有一条国防线么?就没想过事先派人到工事里观察清理,准备迎接部队入住么?

  结果国军部队从淞沪溃败下来,竟然很少有人知道有这么条坚固防线,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如果当时能有部队事先入驻该工事,不仅可以接应己方败兵,减少伤亡损失,还能有效阻止日军的进展。

  当然了,说这些都没有任何意义了,总之阵地是丢了,事后想起这道防线的时候已经一切都晚了,而这也是指挥部这些将官们最不愿意提起的事情。

  唐生智作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自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也不想因为这事儿使的原本就士气低落的将领们更加的灰心,当即转移话题道:“尤青,老弟,我军布置的怎么样了,能坚持多长时间?”

  “我南京守卫部队经过加强之后有15个师合计十万多人,按照预定计划徐源泉第2军团之两个理由,就算是没有钥匙,那这么重要的建筑钥匙,你军方国防部没有备用的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