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取舍 (一 下)第2/3段
叛军的士气本来就不高受了迎头一击立刻潮水般后退。“别浪费滚木放箭放箭瞄准了射!”李安远见敌军气势稍沮立刻改变策略。在雄武营的老兵带领下新入伍的降卒从城头上捡起弓探出半个身子瞄准了匆忙后撤敌军又是一通箭雨。
这回射击的效果比刚才好得多匆忙逃窜的敌军既没有弓箭手掩护也没有盾牌遮挡伤亡惨重。“继续射继续!”李安远大喊大叫督促着弟兄们搭上箭从背后又把五、六十名运气不佳者射死在回撤途中。
“收钉拍收钉拍。停止放箭停止放箭!”李安远在城头来回跑动兴奋得声音都变了调。攻打黎阳的时候他因为带兵向汲县方向佯动而未能立功所以今天特意抢了最容易受到敌军进攻的西门来守。果然叛军把注意力全部放到了西门。第一个回合结束他麾下的弟兄损失了不到二十个而城墙下的死者和伤者加在一起却足足有三百余。照这个样子再来几回记在他头上的级就能有几十个即便不能再升官策勋三转也是稳保的了。
匆匆退下去的敌军被集中了起来当着敌我双方的面刚才带队的叛将被执行了军法。经过简单的威胁和动员叛军在一名新任督尉的带领下再次向城墙靠拢。先是羽箭压制性射击然后是快冲锋。在同伴的尸体上扶起云梯抬起撞锤试图以生命为代价创造奇迹。
李安远决定不给敌军创造奇迹的机会一手持盾一手持刀在城墙上来回跑动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着战术。滚木、擂石、钉拍、挠钩黎阳城头配备多年的防守器械终于派上了用场。叛军一波波靠近又被一波波砸死在城墙下。尸体很快堆成小山叛军却踩着同伴的尸体蝼蚁般向城头攀爬。
在战斗刚开始的时候守军的动作还有些生疏渐渐的他们杀人就杀出了经验。在“老兵”的带领下新卒们一次又一次把云梯上的敌人用滚木砸落一次又一次用挠钩将云梯钩翻一次又一次放下钉拍又搅动辘轳将带着血和碎肉的钉拍拉起。
双方的士兵很快都开始变得麻木守城的隋军看见同伴中了箭在自己身边翻滚挣扎不再害怕也顾不上去救人。攻城的叛军眼睁睁地瞅着滚木将自己前方的一排袍泽变成残疾却熟视无睹口中衔着菜刀继续沿云梯向城头努力。
终于有人爬上了城头用菜刀占据了一块地盘。没等他出欢呼十几根长矛同时刺了过来将他叉肉般挑起。紧接着尚未断气的尸体被守军抡出在半空中飞舞挣扎然后绝望地落下落入尘埃。
新的一排羽箭射上城墙将站得过于靠近城垛口的长矛手射伤了四五个。受了伤人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的血沿着箭杆喷出放下矛用手去捂却怎样也无法将伤口捂住。他跌跌撞撞在城头上跑了几步突然被脚下的尸体一绊惨叫着跌下城头。
又有十几个叛军士兵爬上来了新入伍的雄武营士兵有些慌乱中断了向城墙下丢滚木的动作提刀冲向了距离自己最近的攻城者。这个常识性的错误导致更多的敌人涌上城头城墙顶敌我双方开始一小团一小团的厮杀。每一块巴掌大的落脚点上都染满了鲜血。
“不要慌继续扔石头扔石头啊!”李安远气得两眼通红大声命令麾下老弟兄们约束士卒防止更多的叛军爬上城头。他自己则带着亲兵向着最近的一伙敌人冲去。
一把菜刀连同握刀的手一道被李安远挑飞毫不犹豫他把抱着断臂惨叫的叛军踢下城墙。一根削尖了的木棒从侧面伸来李安远用刀背将木棒隔开复一刀砍断木棒主人的脖颈。
敌人络绎不绝好像怎么杀都杀不完。就在李安远感觉到自己一方即将崩溃的时候眼前突然干净。冲上城头的最后一伙敌兵被宇文士及带着亲卫逼入了死角。
第二轮进攻只持续了一刻钟敌我双方的将领却都感觉像过了一天般漫长。终于参与进攻的叛军丧失了勇气仓惶撤向了远方。李安远伸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汗却觉得头粘粘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溅满了血。
城下的敌军又开始变阵旌旗反复涌动金鼓之声不绝。当一切喧嚣渐渐变小后两百多名衣甲整齐的壮汉用巨盾保护着一个金铠将军走向了黎阳城。
“李将军李将军!”叛军大声呐喊为自家主将欢呼。伴着欢呼声壮汉们在距离城墙一百五十步的位置用巨盾竖起了一道木墙。金甲将军从木墙后探出半个身子先挥挥手让周围的欢呼声降低一些然后抱拳冲着城头大喊道“守城的哪位英雄可否出来一见!”
“守城的英雄我家将军邀你一见。”壮汉们壮汉们趾高气扬地呐喊仿佛他们已经胜券在握。
砸落一次又一次用挠钩将云梯钩翻一次又一次放下钉拍又搅动辘轳将带着血和碎肉的钉拍拉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