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攘外必先安内(二)第1/4段
最新网址:www.wx.l</p>更新时间:2009-11-09
““旭日”是李贞手中的一把利刃,绝对是这个朝代的情报机构中的巨无霸,比起一起子兄弟们手中的那些个暗底势力,诸如“响铃”一类,只将主要势力放在京师的初级情报机构来说,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率都强得不止一倍――由于有着“燕记商号”源源不绝的资金供应,“旭日”已经将触角伸向了全国各地,绝大多数州,甚至许多大一点的县都已经有了“旭日”的外围人员的存在,便是塞外草原上也不乏“旭日”的影子,不算下属机构所发展的外围人员,光是能在“旭日”总部挂得上号的人员便足足有三千余人之多,再算上那些培训机构中待琢磨的“璞玉”,整个“旭日”的实有人数已达六千余人之多,如此庞大的机构若是无法掌控,那等失控的局面绝对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不单对李贞来说如此,便是对整个大唐也是同样。
情报机构从来都是一柄双刃剑,用得好,事半功倍,用得不好,那就是在为自己挖掘坟墓,这一条李贞有着很清晰的认识,为此,李贞没少在管理机制上作文章,好在李贞前世那会儿所学的就是管理,对于如何架设组织结构倒也不陌生,早在当初下定决心要设立“旭日”之时便已经考虑过此事,为此也很是下了番功夫――“旭日”脱胎于“燕记商号”,不过除了刚设立那阵子,因着人员、资金等缘故,不得不依附于“燕记商号”外,等人员差不多调整到位之后,李贞便已将“旭日”完全独立了出来,“燕记商号”对于“旭日”不再有任何的管辖权,两者间只存在横向的部分联系,彼此并无统属关系,成了基本完全独立的两条线。
“旭日”内部的组织架构极为复杂,其组织架构是金字塔型的线性结构,可其中又有着各种的制衡机制在,并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的,总的来说,“旭日”全盘可以分成四大块――后勤、培训机构、行动组、内勤,这其中,后勤只管资金、物资的供应;培训机构只负责人员的培训;行动组则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各地情报分支的管理,另一块就是那些最顶尖的特别行动组,诸如“莺组”、“雁组”等等,至于最高级别的“鹰组”只听从李贞一人的指令行事,其他人无权调动“鹰组”,便是身为“旭日”总负责人的纳隆也同样;内勤则包括情报的整理、分析、判断、归纳、建档等诸多工作,再有一条便是内部监控。这四大块组织间彼此相对独立,彼此间办公的地点都不同,但又能紧密配合,组合成一套完整而又有效的情报机构。
按李贞这套管理模式而论,“旭日”不会有全盘崩溃的危险,哪怕是其中一部分生变,也不会影响到全局,该模式具有极强的内部调整和再生能力,唯一可能出问题的地方不在于组织的中下层,而是高层,尤其是能把控到全局的那数名高层人员,一旦这些高层人员变节,整个组织就有了伤筋动骨的风险,这一点李贞心里头有数,在选择高层领导人时,李贞始终是小心再小心,除了纳隆之外,其余高层人员全部都是燕家的直系子弟,也是最早跟随李贞的人手,早已经过了无数的考验,至于纳隆虽是接手了整个“旭日”,不过始终跟随在李贞的身边,其实并不曾有机会能真正地掌控“旭日”,倒不是李贞信不过纳隆的忠诚,这只是个防范而已,说穿了就是为上位者所必为之事罢了,无甚稀奇可言,当然,不放心纳隆的能力也是一方面,毕竟能干的谋士不见得就一定是情报高手,这一条李贞心里明白得很,之所以给纳隆出了个考题,也是想看看纳隆能否真儿个地挑起这份担子,再有就是李贞与燕家的关系摆在那儿,有些事情李贞不好亲自出面去查,由着纳隆去办更为合适,至于在大战来临前铲除心腹之患,那自是不肖说了的。(www.wx.l)
王继的存在是个绝对的秘密,别看“旭日”人员众多,可能知道王继之事的却是不多,除了莫离、纳隆以及参与“绑架”行动的“鹰组”成员之外,只有几名“旭日”的高层知道此事,便是内勤处都不曾建立这方面的档案,可就算是如此机密的事情竟然都会走漏了风声,不是出了内奸又怎有可能,只不过该如何下手去追查却有得计较了。
“鹰组”高手、纳隆、莫离等人是一早便知道了王继的存在,若是他们泄露的消息,那么魏王那一头只怕早就知道了王继之事,也不至于等到李贞从岐州回来才找上门来要人――当初岐州之行前,李泰来找李贞要人,就只是要刘七一人而已,就李泰那“旭日”,不过始终跟随在李贞的身边,其实并不曾有机会能真正地掌控“旭日”,倒不是李贞信不过纳隆的忠诚,这只是个防范而已,说穿了就是为上位者所必为之事罢了,无甚稀奇可言,当然,不放心纳隆的能力也是一方面,毕竟能干的谋士不见得就一定是情报高手,这一条李贞心里明白得很,之所以给纳隆出了个考题,也是想看看纳隆能否真儿个地挑起这份担子,再有就是李贞与燕家的关系摆在那儿,有些事情李贞不好亲自出面去查,由着纳隆去办更为合适,至于在大战来临前铲除心腹之患,那自是不肖说了的。(www.wx.l)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