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登州的新榷场(下)>第2/2段
赵观道:“我算过就算交了那些孝敬钱也还有剩余。”
李相隆道:“我们要聘任法官又要请人来结算税务这些人都要花重金。此外还要叫人打扫道路门庭什么的花钱的地方多了去。我还怕按津门的税率抽不大够呢。”
赵观道:“如果不够只能加一些税了可万一有余该怎么办?”
刘介道:“那我们就学孤山寺建些学舍、义仓什么的做做好事也算是给自己积德。”在众多刘介位望最高他这句话一说众人都纷纷赞成。接着又说起该选谁做这商会的会长推来推去终于把刘介推出来。刘介也是个有志向的商人便当仁不让做起了会长。
他只干了一个月就现登州的知州和通判都把清阳港的潜力看小了。虽然津门开港之后已经有不少北国货物通过泉州、明州的商船流入南方同时江南的货物也找到了一个新的市场。但距离泉州、明州十分遥远的中原腹地与津门的直接贸易数量几乎接近于零。因此位于山东半岛的清阳港一旦打开尽管为时尚短、设备简陋但它所吞吐的货物量已经让刘介十分吃惊。王师中和登州通判自以为狮子大开口其实他们能吞下的也不过是清阳港交易税金的三成。
大量的钱财在刘介这个会长眼皮底下来来去去然而他却忍住了不去贪图便宜――清阳港的商人把津门的财物监督系统也搬过来了这让执行公务者少了许多空子可钻就算能得手暴露的机会也很大。对刘介来说廉洁为公以获得声誉将来能得到的比贪污眼前这点钱财要大得多。
更何况刘介本来已经是个富豪他做这个会长更多的是为自己和自己的家族能够更为体面。津门市集商会会长的位子早被赵履民夺走刘介知道自己和汉部的交谊原没有赵履民长久因此对这件事情也只能干眼红这次在大宋境内混了一个会长也算是一种安慰。因此他做了清阳商会会长后不但秉公办事还主动拿出许多钱来修葺新港口内的诸般公共设施。
清阳港的事情杨应麒不久便听说了他写了一封公开信祝贺刘介当选。刘介收到信件后喜出望外杨应麒信中的一些暗示性语言让刘介感到七将军对登州这个商会的重视程度远过津门跟着他又隐隐猜到了这个七将军背后的某些意图。
想通了这一节刘介便干得更加卖力了而杨应麒对刘介的各种请求也十分配合几乎是要人有人要物有物。清阳港的治理慢慢走向了正轨税务与法务都颇服人心并顺带着连登州州城也繁华起来。
王师中不知道自己土地上那些不在籍的农民正悄悄地往海外流失他看到的只是这片地皮因为外来人口增多而繁荣。在朝廷出使金国的使者到来前夕一所私人出资的义学蓬莱学舍出现在登州城外的羽山这所蓬莱学舍向整个山东半岛的十五到二十岁的学子开放只要能通过学舍的入学考试不但能入学读书学舍还包吃包住。
治下出现这样的义举乃是大好事因此蓬莱学舍开学之日颇有几分风流的王师中也应邀出席。学舍的规模还很小教师只有七八人藏书量也不是很大。不过其中有一批书还是引起了王师中的兴趣:这批书印刷十分精良而版本则从未见过不过种类则颇为贫乏:只有论语、孟子、礼记和前四史而已。
王师中随手拿起《三国志》翻了一下只见书上标出了句读。书的最后一页印着“津门书局”四字。再看回前端赫然写着这批书总领点校者的姓名:杨应麒。
s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