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 。联军反扑第2/2段
当然,也不全是这样想的。慎重的人还是有的,一个老头子边干活边说:“善者不来呀!我想,洋鬼子的兵不会少了!”
为了节约燃油,也不惊动了八国联军,中国新军的情报部门只派出了骑兵侦察,以及从当地老百姓那儿的情报收集。
栗云龙做了大胆地决策,决定在北京城来个中心开花,将敌人前来进攻的部队再次歼灭,当然,要实现战役的胜利目标,还是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的,因为敌人有三股,北方军,南方军,东部集团,基本的判断是三万到五万人。而且,敌人一定有许多的重火器。否则,他们断然不敢反击。当然,栗云龙也设计了另外一种可能,因为北京城的战斗是歼灭战,联军几乎没有逃跑出去,所以,他们对中国新军的情况绝对摸不清楚,虽然这里的战斗失败了,他们还是在准备以后大力进攻了。
栗云龙没有寄希望于敌人情报工作的无知,虽然将敌人的逃兵追歼,也根除日本青木机关的间谍,可是,谁也没有把握确定,敌人不知道坦克武器。
他的想法确实很对,因为,北京城一战,联军部队确实没有被全部消灭,一支很精锐的部队,也就是各当上校手下的精锐的海外军团,法兰西的骄傲八十多名官兵侥幸逃脱了。他们将中国坦克的威力报告了天津的联军新总部。所以,这次联军的进攻,确实准备了足够的大炮,联军驻守天津城的新任总司令是日本的西园寺内大将,他调集了大约五百门各型火炮,为了保证火力的压制,他还应德国人的要求,将中国军队原在大沽的炮台拆毁,大炮全部运送到天津,配属部队。
这二十多天的时间里,联军也做了很多的准备,很多的计划,各国的首脑通过电报已经知道了北京城的剧烈变化,他们都感到很吃惊,想不到中国还有这么先进的武器,于是,也初步了解了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六月份的时候,满清帝国的西太后竟然疯狂地对八国同时宣战。
那些天,设立在天津的电报局是最繁忙的,因为各国的政府都在研究和协调对满清帝国的战争。
北京城万余部队的歼灭和中国先进武器的出现,使列强之间出现了一些分歧,意大利首相奥利多建议同中国妥协,谈判以后签定一个和约,只要清国政府愿意赔偿他们的百姓对京津地区传教士的侵害,再勉强赔偿一些军费就可以了。
意大利政府这样软弱的态度是真实的,因为他们刚刚吃了大亏,在四年前,也就是一**六年,得意忘形的意大利军队在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亚的阿杜瓦战役中,被人数众多但是装备落后的土著军队击败,几乎全军覆没,于是,它破天荒地同被侵略的落后国家签定了赔款的条约。
“清帝国要比非洲的野蛮部落强大得多!”意大利首相提醒大家。
可惜,他的电报文件被各国首脑一致轻蔑地丢弃到墙壁的角落。如果说满清帝国是东亚病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西亚病夫的话,意大利就是南欧的病夫。不,它还是欧洲的流氓。要不是它善于投机取巧,左右逢源,两面派的作风,它甚至连自身的国家统一都做不到呢。
法国公使还是比较欣赏奥利多的构思的,因为清国人很奇怪,哦,不,他们是很好面子,所以,肯在谈判桌上给予对手很多的东西,即便是他们打了胜仗也是那样的慷慨解囊。1883年到1885年的战争以后,失败了的法国人就通过《中法新约》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感谢上帝,伟大的上帝是万能的,他可以使清国人做出难以理喻的举动!”
不过,没有人赞同他,因为他的人格受到了大家的怀疑,各国公使本来都在北京呆着,惟独他一个人跑到了天津,得意逃脱了被俘或者牺牲的命运,虽然他确实是有事情,可是,他毕竟不是勇士了。
英国女王和美国总统,德国皇帝,俄罗斯沙皇,特别是日本天皇,都主张对清国进行严厉打击,他们认为,上一战役的失利是纯粹的战术问题,中国人的武器和人海战术起到了一定作用,只要加强联军的火力就能解决问题。所以,当时世界上能制造出最优秀火炮的德国人就将库存的上千门大炮装运上船,向中国行驶。美国海军也从刚侵占了两年的菲律宾基地出发,将若干火炮运输到大沽,日本海军更是倾注全力,将部队和大炮源源不断地运输到中国,日本自己研制的攻城重炮五门也在运送之列,那几乎是它的全部家底儿。
因为日本距离最近,出兵最多,所以,由日本人来担任天津城的临时总指挥官,得到了一致的认可。
日本天皇都非常高兴,因为,日本这时其实还是半殖民地的国家,俄罗斯等国在它的身上还附加有不平等条约,列强还不把它看做同盟的伙伴,因为它是个怪物,既是东方的黄种人,又是新崛起的国家,地盘小得象英国,却没有人家的海外飞地。
“电告前线将士,要拼死决战,以期消灭清国,然后,将清国彻底瓜分,使我大日本帝国在东亚再无一个强敌。”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