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梦影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高语山林者,辄不善谈市朝事。审若此,则当并废《史》、《汉》诸书而不读矣。盖诸书所载者。皆古之市朝也。

  云之为物:或崔巍如山,或潋滟如水,或如人,或如兽。或如鸟毳,或如鱼鳞。故天下万物皆可入画,惟云不能画。世所画云,亦强名耳。

  值太平世,生湖山郡,官长廉静。wx.l家道优裕,娶妇贤淑,生子聪慧。人生如此,可云全福。

  天下器玩之类,其制日工,其价日贱,毋惑乎民之贫也。

  养花胆瓶,其式之高低大小,须与花相称。而色之浅深浓淡,又须与花相反。

  春雨如恩诏,夏雨如赦书,秋雨如挽歌。

  十岁为神童,二十、三十为才子,四十、五十为名臣,六十为神仙,可谓全人矣。

  武人不苟战,是为武中之文;文人不迂腐,是为文中之武。

  文人讲武事,大都纸上谈兵;武将论文章,半属道听途说。

  “斗方”止三种可取:佳诗文,一也;新题目,二也;精款式,三也。

  情必近于痴而始真;纔必兼乎趣而始化。

  凡花色之娇媚者,多不甚香;瓣之千层者,多不结实;甚矣全才之难也。兼之者,其惟莲乎?

  着得一部新书,便是千秋大业;注得一部古书,允为万世宏功。

  延名师训子弟,入名山习举业,丐名士代捉刀,三者都无是处。

  积画以成字,积字以成句,积句以成篇,为之文。文体日增,至八股而遂止。如古文、如诗、如赋、如词、如曲、如说部、如传奇小说,皆自无而有。方其未有之时,固不料后来之有此一体也。逮既有此一体之后,又若天造地设,为世必应有之物。然自明以来,未见有创一体裁新人耳目者。遥计百年之后,必有其人,惜乎不及见耳。

  云映日而成霞,泉挂岩而成瀑。所托者异,而名亦因之。此友道之所以可贵也。

  大家之文,吾爱之慕之,吾愿学之;名家之文,吾爱之慕之,吾不敢学之。学大家而不得,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也,学名家而不得,则是“画虎不成反类狗”矣。

  由戒得定,由定得慧,勉强渐近,自然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清虚有何渣滓?

  南北东西,一定之位也;前后左右,无定之位也。

  第四卷

  予尝谓二氏不可废,非袭夫大养济院之陈言也。盖名山胜境,我辈每思褰裳就之,使非琳宫、梵剎,则倦时无可驻足,饥时谁与授餐?忽有疾风暴雨,五大夫果真足恃乎?又或邱壑深邃,非一日可了,岂能露宿以待明日乎?虎豹蛇虺,能保其不患人乎?又或为士大夫所有,果能不问主人,任我登陟凭吊而莫之禁乎?不特此也,甲之所有。乙思起而夺之,是启争端也;祖父之所创建,子孙贫,力不能修葺。其倾颓之状,反足令山川减色矣。

  然,此特就名山胜景言之耳。即城市之内,与夫四达之衢,亦不可少此一种。客游可做居停。一也;长途可以稍憩,二也;夏之茗,冬之姜汤,复可以济役夫负戴之困,三也。凡此皆就事理言之,非二氏福报之说也。

  虽不善书,而笔砚不可不精;虽不业医,而验方不可不存;虽不工弈,而楸枰不可不备。

  方外不必戒酒,但须戒俗;红裙不必通文。但须得趣。

  梅边之石,宜古;松下之石,宜拙;竹傍之石,宜瘦;盆内之石,宜巧。

  律己宜带秋气,处事宜带春气。

  厌催租之败意,亟宜早早完粮;喜老衲之谈禅,难免常常布施。

  松下听琴,月下听箫,涧边听瀑布。山中听梵呗,觉耳中别有不同。

  月下听禅,旨趣益远;月下说剑,肝胆益真;月下论诗。风致益幽;月下对美人,情意益笃。

  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邱壑深邃;画上者。妙在笔墨淋漓;梦中者,妙在景象变幻;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

  一日之计,种蕉;一岁之计,种竹;十年之计,种柳;百年之计,种松。

  春雨宜读书,夏雨宜弈棋,秋雨宜检藏,冬雨宜饮酒。

  诗文之体,得秋气为佳;词曲之体,得春气为佳。

  抄写之笔墨,不必过求其佳,若施之缣素,则不可不求其佳;诵读之书籍,不必过求其备,若以供稽考,则不可不求其备;游历之山水,不必过求其妙,若因之卜居,则不可不求其妙。

  人非圣贤,安能无所不知?祇知其一,惟恐不止其一,复求知其二者,上也;止知其一,因人言始知有其二者,次也;止知其一,人言有其二而莫之信者,又其次也;止知其一,恶人言有其二者,斯下之下矣。

  史官所纪者,直世界也;职方所载者,横世界也。

  先天八卦,竖看者也;后天八卦,横看者也。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能用不难,能记为难。

  求知己于朋友,易;求知己于妻妾,难;求知己于君臣,则尤难之难。

  何谓善人?无损于世者,则谓之善人。何谓恶人?有害于世者,则谓之恶人。

  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谅之友,谓之福。

  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平、上、去、入,乃一定之至理。然入声之为字也少,不得谓凡字有四声也。世之调平仄者,于入声之无其字者,往往以不相合之音隶于其下。为所隶者,苟无平、上、去之三声,则是以寡妇配鳏夫,犹之可也。若所隶之字,自有其平、上、去三声,而欲强以从我,则是干有夫之妇矣,其可乎?

  姑就诗韵言之:如“东”“冬”韵,无入声者也,今人尽调之以东、董、冻、督。夫“督”之为音,当附于都、睹、妒之下。若属之于东、董、冻,又何以处夫都、睹、妒乎?若东、都二字,具以督字为入声,则是一妇而两夫矣。三江无入声者也,今人尽调之以江、讲、绛、觉,殊不知“觉”之为音,当附于交、绞之下者也。绪如此类,不胜其举。然则,如之何而后可?曰鳏者听其鳏,寡者听其寡,夫妇全者安其全,各不相干而已矣。

  第五卷

  《水浒传》是一部怒书,《西游记》是一部悟书,《金瓶梅》是一部哀书。

  读书最乐,若读史书,则喜少怒多。究之,怒处亦乐处也。

  发前人未发之论,方是奇书;言妻子难言之情,乃为密友。

  一介之士,必有密友,密友。不必定是刎颈之交。大率虽千里之遥,皆可相信,而不为浮言所动;闻有谤之者,即多方为之辩析而后已;事之宜行宜止者。代为筹划决断;或事当利害关头,有所需而后济者,即不必与闻,亦不虑其负我与否,竟为力承其事。此皆所谓密友也。

  风流自赏。祇容花鸟趋陪;真率谁知?合受烟霞供养。

  万事可忘,难忘者名心一段;千般易淡,未淡者美酒三杯。

  芰荷可食,而亦可衣;金石可器,而亦可服。

  宜于耳复宜于目者,弹琴也,吹箫也;宜于耳不宜于目者,吹笙也,擫(原字厌上手下)管也。

  看晓妆宜于傅粉之后。

  我不知我之生前,当春秋之季。曾一识西施否?当典午之时,曾一看卫玠否?当义熙之世,曾一醉渊明否?当天宝之代,曾一睹太真否?当元丰之朝,曾一晤东坡否?千古之上,相思者不止此,数人则其尤甚者,故姑举之计,种蕉;一岁之计,种竹;十年之计,种柳;百年之计,种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