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驰援辽东(六)第3/3段
王烈道,大将军,这不是人能阻止的,现在天降大雪,我们不能行动,敌军也不可能有所行动的,他们也不会有什么行动的,大将军,还是好好的养病吧,等养完病后,天也该晴了,到时大将军。便可以指挥将士们驱赶三韩联军了。
王射道,但愿吧,我找你们来主要是想让你们帮本将处理一下军中的事,不知几位意下如何?
王烈道,大将军,我等并未处理过此事,我怕我等处理不好。还望大将军另托付他人吧。
王射道,你们,放心吧,也没有什么大事,你们主要处理一些文案,你们明日就到军营抱到吧,仲康会帮助你们的。
王修道,多谢大将军,我等一定会尽心的去做的,要是大将军无事,我们就不打扰大将军休息了。
王射正准备说话,典韦道,外面是谁在鬼鬼祟祟的,还不快给我滚进来。
这时外面一声女声道,是我,来给大将军送补品的。说完便出现在了王射的卧房,典韦看清楚来人道,原来是皇甫小姐啊。下次来,就光明正大的来吧,不要在隐藏了,刚才要不是某想了一下,就一击过去,恐怕王射也看到了皇甫君仪,道,有劳小姐了,你把东西放在那里就好了。本将还有事要做。
皇甫君仪此时也看到床上的王射,她心里想,没想到大将军,竟那么年轻呢,本来还以为大将军是一个中年人呢?听完王射的话,她便把补品放在桌子上,退了出去。
王射等她走后,道,你们先下去吧,对了,子尼,留下,本将还有些话要问你。
等王烈走后,王射道,子尼。不知令师,现在可好?
国渊道,回禀,大将军,渊,也有好些年没有见过家师了,渊等这次大将军返回洛阳时,准备去拜访他呢?
王射道,令师是一代奇人啊,本将,想让他去荆南教化黎民呢?到时还请子尼,替我请他老人家出山哦。
王射清楚记得郑玄是东汉为大的教育家,他王射想在此乱世立足,必须要有人才,想要人才,就必须搞好教育,正好碰到了国渊,让他想到了郑玄,生于东汉顺帝永建二年(127年),卒于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oo年)。郑玄的家世本来比较显赫。其远祖名叫郑国,字子徒,是孔子的弟子,其后世封为朐(q渠)山侯。郑玄的八世祖郑崇,字子游。为高密大族,西汉哀帝时官至尚书仆射,《汉书》中有传。郑崇为人刚直不阿,很受哀帝的信任和重用,常与宦官、幸臣董贤等作斗争,后来佞臣诬陷,惨死狱中。
到了郑玄出生时,郑氏家族已经败落了,他的祖父郑明、父亲郑谨,都没有出仕,只在乡间务农,家中生活也比较贫寒。郑玄自幼天资聪颖,又性喜读书,勤奋好学。他从小学习书数之学,到八九岁时就精通加减乘除的算术,不但一般的大人比不过他,即便是读书人,不专门学习书数者也赶不上他。到了十二三岁,他就能诵读和讲述《诗》、《书》、《易》、《礼记》、《春秋》这儒家“五经”了。同时,他还喜欢钻研天文学,并掌握了“占候”、“风角”、“隐术”等一些以气象、风向的变化而推测吉凶的方术。
郑玄对术数之学的研究也很有心得,成名很早。据《玄别传》记载,郑玄17岁时,有一天正在家读书,忽见刮起了大风,他根据自己掌握的一些方术来推算,预测到某日、某时、某地将要生火灾。于是,他立即到县府去报告,让政府早做准备。到了某日某时,某地果然生了火灾,但由于早有准备,并没酿成大害。这件事不胫而走,郑玄又被当地视为“异人”。
当时有位著名的今文经学大师名叫何休,他用17年的时间写成了《公羊春秋解诂》一书,对《公羊》一书的内容多所明。从他的《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三文中可见,他认为《春秋》三传中只有《公羊》义理深远,象墨子的城防一样无懈可击。而《左氏》与《谷梁》二传则存在严重的缺点,根本不值得研究。
郑玄乃针对他的观点,著《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以驳斥之。他认为三传各有其优缺点,《公羊》并非十全十美。何休读了郑玄的文章,也带着叹服的口气说:“康成入吾室,*吾矛,以伐我乎!”意思是说郑玄能从他的文章中找出矛盾,用他自相矛盾的说法来驳倒他的立论。由于郑玄对何休的批驳十分有力,使经师和学者们十分惊服。据说当时京师之人称何休为“学海”,而称郑玄为“经神”,郑的声望远过何。当时求学者不远千里投到郑玄门下者甚众,他的徒党通于天下。
郑玄不仅是一位经学家与古籍整理学家一他同时也是一位思想家,至少在汉代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
国渊道,谨遵大将军之令,大将军若是没有事,我就不打扰大将军了。
王射道,好,你下去吧,等本将有事再叫你,记住要注意保暖。
国渊道,多谢大将军,某告辞,说完向王射行一礼,便离去了。
王射在国渊走后,让典韦把皇甫君仪的补品端过来,现里面是鸡汤,王射一口气喝完,便让典韦出去,他要休息了。王射晚上做了好梦,也是他自从出征幽州以来,睡得最香的一夜。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