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戈式散文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wx.l</p>第102章戈式散文

  登有《莫高窟》的这一期《文汇报》很快就在市场上脱销,全国各地的经销商纷纷给《文汇报》编辑部打来电话,询问还有没有这期的报纸,这个消息让《文汇报》编辑部一片沸腾,他们在这期报纸印刷的过程中已经额外增加了三十万份的报纸,就是看中戈文的这篇文章绝对会引起读者们的热捧,一定会让这一期的报纸销量提高一大截。(www.wx.l)

  现在这多出来的三十万份报纸竟然仍然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这真的是让所有人都兴奋的事情。可惜的是,他们不可能重新印刷这一期报纸,毕竟他们是一家新闻日报。所以现在他们也只能充满遗憾的对着话筒说,抱歉,这一期的报纸全部卖完了。

  昨天晚上,那些反对增发三十万份报纸的编辑们心中充满了悔恨,那些支持增发的编辑又何尝不是呢,妈的,早知道就直接增发五十万分了!

  “戈文的散文通过把祖国河山、民族情感与华夏文化融为一体的形式,让我们看到文章里隐含着的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那就是华夏文化的精髓和内核──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

  《道士塔》一文,让我们仿佛看到作者那颗拳拳赤子之心,充满了对民族文化的珍视和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他那凄切的乞求和呼唤,不仅仅要保存莫高窟的文化遗产,而且更深刻地蕴藏着爱国的内涵。

  戈文的散文不仅有着强烈的人生感、民族感,而且更富有历史感。《道士塔》一文如此,《莫高窟》一文更证明了这一点:“大凡至今轰传的历史胜迹,总有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秉赋”,“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扑面而来的历史韵味让人几乎窒息。[www.wx.l]

  精邃的思辩、丰富宏魄的内涵,都来源于作者渊博精湛的史家修养。戈文的散文所富有的历史感,并不是对过去僵死的白描,而是把历史作为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用文化把过去和现在紧密相连。在戈文那里,文化如同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滚滚浪涛,推动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

  《莫高窟》一文哪里是对文物古迹的欣赏,实在是对中华几千年沧桑历史的活生生的再现。作者戈文从画像的色流中,竟将几千年文明看了个玲珑剔透。历史在他的笔下与文化相结合,便没有了冷漠和严峻,历史的生气驱除了文化的单调和干枯,呈现给我们的则是活泼与洒脱,或许这也正是戈式散文能让我们读的津津有味的原因之一吧!

  ”

  一则刊登在《羊城晚报》副刊最显著位置上的署名文章将戈文的散文评价为戈式散文。这篇文章不仅概括了戈文发表的两篇散文的共同之处,将戈文的两篇散文具体的做了分析对比,并高度的赞扬了戈文散文是中国当代散文史上的明珠,是极具开拓精神的实验体,拓展了散文的题材,开创出一条富有哲理和历史文化气息的新散文写作方式。

  在这篇由《羊城晚报》副主编、副版主编、资深新闻记者林萨同志署名的评论文章中写到:“戈式散文是由有着高度思想能力、丰富的史学知识的作家来写作的,历史、哲理和文学才华缺一不可。在取材和行文上要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的思考色彩,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终极追问的散文。这种散文要将科学研究的‘理’与文学创作的‘情’结合起来,既要充满思考的智性,又要充满文化关怀和个人感受,对创作者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一般只有那些专业的学者才可能完成……”

  戈式散文?!

  如果单纯的看《道士塔》和《莫高窟》的话,那林萨这篇文章中的说法可以说很精练很有概括性,但是林萨在文中除了将戈文的这两篇散文大大的赞扬一番后,还将此类散文归纳为“戈式散文”,这就有些夸张了。以一个人的名字来概括一个类别的散文,这是多么大的成就啊!

  戈文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羊城晚报》上林萨撰写的这篇文章。这些天来,关于自己那两篇散文的评论实在是太多了,他根本就看不过来,总会有些报纸上登载的文章他看不到或者是遗漏了没有看。

  第二天晚上,当戈文回到家里的时候,一进家门就被林一铭大呼小叫的堵住,然后他手中的《羊城晚报》花枝招展。

  “哈章中写到:“戈式散文是由有着高度思想能力、丰富的史学知识的作家来写作的,历史、哲理和文学才华缺一不可。在取材和行文上要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的思考色彩,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终极追问的散文。这种散文要将科学研究的‘理’与文学创作的‘情’结合起来,既要充满思考的智性,又要充满文化关怀和个人感受,对创作者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一般只有那些专业的学者才可能完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