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如你所愿!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好在自己在已完稿的大国崛起系列文章中已经好几次提到了这一块的情况。

  想到这里,戈文不禁为自己无意间的举动感到庆幸不已。

  虽然他自己并没有创作过什么科幻作品,可是毕竟看过了那么多科幻作品,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再结合自己后世的经验,创作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所以,最重要的是要给科幻一个真正的归属和地位了。

  在兰茂收集的资料里,戈文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一点正是一些评论界学者甚至钱学森们对科幻文学存在争议的关键,那就是科幻小说究竟是科学还是文学。

  从兰茂收集的资料里可以看到,其实早在1979年,科幻文学姓“科”还是姓“文”的争议就已经浮出水面。在那个必须有“集体归属”的时代,科幻一直悬在科学圈和文学圈之间,没有着落。

  再然后矛盾就出现了。

  开始是评论家站在科学普及的立场,批评小说中科学知识的错误,作家们则认为,科幻是文学,更重要的是激发想象力和对科学的兴趣,不是传授具体的科学知识。

  随着这样的争议渐渐升级。作家们没有后援,评论界则获得了部分科学家的支持,钱学森曾多次表示,科幻是个坏东西,因为科学是严谨的,幻想却没有科学的规范。科学和幻想是两种不相干的、敌对的东西。

  争论的本身只是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而理论的辨析和建设对于科幻创作其实是大有帮助的。可是随着争议的升级,科幻很快就在彼此恶意攻击的吵闹中被搅成了浑水。

  批评的焦点很快从这些纯技术问题转为科幻小说的性质问题、社会影响,最后上升到政治问题。

  评论界开始集中批判风头正健的叶永烈,他的高产被认定为赚稿费、唯利是图。魏雅华的成名作《温柔之乡的梦》写机器***子对主人百依百顺,温柔之极,却不能让人满意。被批评为“反天下大同”、“一篇下流的政治小说”。

  再然后今年的“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开始了。

  在这场运动中,科幻在行政上被定性为“精神污染”,受到直接正面的打击:

  科幻是散布怀疑和不信任,宣传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

  科幻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商品化的倾向,正在严重地侵蚀着我们的某些科幻创作。

  极少数科幻小说,已经超出谈论‘科学’的范畴,在政治上表现出不好的倾向。

  就是在这样的舆论宣传中,让所有的科幻出版部门风声鹤唳,噤若寒蝉,然后科幻杂志开始纷纷停刊整顿。

  于是全国的刊物上就没有一篇科幻作品,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

  虽然戈文在后世并没有听说过这个“清楚精神污染”运动,不过他知道像这样的运动一定是无法长久的,一定会被国家领导人禁止。可是正是因为这场运动,让原本就步履蹒跚的中国科幻一下子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这简直就是一场最大的灾难。

  归根到底还是科文之争啊!

  戈文抬起手来揉了揉自己的眉头,既然理清了解决事情最关键的因素,那接下来自然是对症下药了!

  对于戈文来说,这科幻的科文之争简直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这就像是金庸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里华山派的剑宗和气宗之争,自己人的内斗除了能消弱自己的实力之外,再无一点用处。

  后世虽然有硬科幻和软科幻的说法,可是那只是科幻风格的一种标签,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争议。

  什么“重科学流派”和“重文学流派”,这都是脱裤子放屁,多次一举,根本经不起推敲。

  打个比方,一位厨师拿到一块猪肉,他可以选择红烧、爆炒、清炖等作法。或者,他可以在红烧猪肉、红烧牛肉、红烧鱼之间作选择。但他能够在“红烧”和“猪肉”之间选择吗?

  一个是原料,一个是烹饪方法,它们之间怎么能构成两极对立呢?

  都是被以前的那种保守的、僵化的思维搞坏了脑袋了!

  戈文的心中突然有些愤愤不平起来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