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推墙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看他走的远了,嘴角仍挂着一丝微笑的雄阔海朝任青伶看去:“幺妹儿,东子的性子变了很多啊,要不是他经常说一些咱们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我还真难以相信这就是原来的那个东子。”

  任青伶‘咕噜’一下吞下了一枚野果,笑着问道:“这样不好么?”

  “是太好了…”

  当斛律云赶到护粮队辕门前的时候,里面刚刚做好了晚膳,晚风带来一阵阵饭菜的香味儿,勾引着人们肚子里的馋虫。军营里,衣襟半解的戊卒三三两两的围在一起,手拿胡饼,比较着各自碗里的菜色。

  那时的兵丁出征辎重自理,武器(横刀,弓箭)、衣装、军资,以及上藩赴役途中的粮食,都得自己准备。每一火(十人)还得共备用来运输的马(或驴)六匹,即所谓的‘六驮马’。

  不过到达地方之后,驻守时所需的营帐、粮饷、军械,朝廷都会统一调拨。现在护粮队营中的这些辎重,便是朝廷调拨给即将到这里驻防的那那些府兵所用的。这些护粮队也不是五原郡本地的郡兵,而是朝廷从其他地方调来的府兵,一个个带着一口关中腔调,‘瓜皮’,‘二锤子’之声不绝于耳。

  两个赶上饭点儿站岗的倒霉门卒心情甚差,走了一天,又饿又累,还得在这里闻着饭香喝西北风,给谁都不会有好心情。二人正运气呢,看到穿着一身普通民服的斛律云在营门前探头探脑,立刻将手中长长的步槊举起,有些不耐烦的喝骂道:“接蛙(滚开)!接蛙!借也似你该来滴地方?”

  斛律云退后两步,从怀里掏出一封名刺,将几枚大钱覆在下面一起双手举了过去,客气的说道:“这位军爷,在下五原胡云,有些要事拜见你家将军,还烦请通报一声。”

  要说起来,他这拜见的礼仪已经做到极佳,简直无话可说了。名刺,和现在的名片差不多,写着你的姓名出身,要是官宦子弟,还应该写上勋爵官位。人们去拜见上官,或者名士长者的时候,都要先写好名刺,再着下人递进去,既是一种礼貌,又是对对方的恭维。当然了,下人帮不帮你递交,就得看这名刺‘下面’的分量了。

  可是这秀才遇到兵,可真是有理说不清。对方不看名刺还好,一看顿时不乐意了,试都没试名刺下面的分量,直接横眉立眼道:“温你北!识个字很了不得么?明知道我们都督大字不识,还拿这等球东西出来,接蛙!”说着话,用手中步槊一挑,将斛律云手中的名刺打在地上,又用槊尖扎了个对儿穿。

  “这…”看着地上被扎的稀烂的名刺,斛律云不禁头疼起来。只要见到了护粮队的管事,他便有把握凭着自己怀中的好处和小小的手段将帐篷借来。可俗话说这阎王好过,那小鬼难缠,门外两位军爷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居然一下子变得铁面无私起来,好说歹说,就是不让他进。

  别看那些闾长族长表面上好像人人都认可斛律云这个新任的点卯了,其实不少都不服气着呢。现在这种状态也就是个平衡点,要是帐篷能借来,那他这个位子就算稳下来了,要是借不来,则极易引起人们的反弹。

  想到这里,他更是着急,言语上也难免激动了几分。两个门卒正闲的没事呢,一看有人陪着扯皮,顿时精神抖擞,一口关陇国骂喷薄而出,半天不带重样的。

  “何事在门前喧哗?!”营内火把照不到的黑暗处快步走来一人,边走边喝问道。

  左手边的门卒抿了抿有些干裂的嘴唇,指着斛律云说道:“花队正,这儿有个村夫相见咱们王都督,还拿着个写着字儿的纸片儿。这打人还不打脸呢,咱全营上下就没几个识字儿的,他拿那个东西过来不是恶心人么?”

  被人称作花队正的青年走到院门悬挂的火盆下,露出一张清秀的脸庞,抬手阻止了手下士卒的抱怨,转头向外看去。

  “是你?”

  两人同时开口,脸上都露出笑意。这位青年不是别人,正是白天里和斛律云他们有一面之缘,还好心纠正他们对这个长城起源谬误的那个青年。

  “五原胡云,见过兄台。”里边有人好办事,斛律云打蛇随棍上,作揖行礼道。

  “梁郡花木力,客气客气。”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