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重回河南(8)第2/2段
郝摇旗部本有两万三千余人,留了一部分在汝宁城外李过的大营中,跟着他北上的有两万左右,其中的一半被他分散到了上蔡、西平、遂平三县,由陈邦傅指挥,深入清军辖地的只有一万人。这一万人是桂军中的精华,以田虎、郝摇旗带到广西的闯军老部队为核心,加上广西本地部队,和一些本地的少数民族队伍。但是与明军不同的是,郝摇旗部下的大量僮人、瑶人、苗人、侗人并不再像过去那样由土司控制,而是直接从山民之中招兵,连家眷都迁居到州县或卫所城池居住,所以也不必再像过去那样担心他们的忠诚度问题。此次出兵,田虎和焦琏留守广西,郝摇旗和陈邦傅统兵出征。田虎、郝摇旗二人必须得有一个留守广西的,郝摇旗擅长冲锋陷阵,供给军需、保障后勤非其所长,所以留守的任务只能交给田虎。郝摇旗和焦琏的关系又处得不好,所以只能让陈邦傅做他的副手。陈邦傅的部队还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田虎也希望借此机会把他的军队彻底改编了。陈邦傅与焦琏是亲家,此次出兵,陈邦傅的儿子陈曾禹留在了焦琏军中,虽然陈邦傅在田虎和郝摇旗心中一直印象不佳,但想来他就是再混蛋,总该顾及自己儿子的性命。
不过这事也难说,吴三桂不就是连自己亲爹的命都不要了吗。郝摇旗在和陈邦傅分兵之前,留下了苏应选、杨一龙二将监视他,以防他有什么异动。就算陈邦傅不叛变,光是临阵脱逃也够郝摇旗喝一壶的,所以得看紧了他。
许州城的守将,是李元胤。
李成栋虽然也纳了不少姬妾,却始终没有生出一儿半女,李元胤、李元泰、李建捷这三个养子就是他最亲近的人,发现了李元胤,让郝摇旗大喜过望,李成栋的主力应该不远了。
郝摇旗在广西的时候,也招揽了一些文人帮办军务,其中最突出的有两个人,一个叫上官星拱,是个贡生,另一个叫黄鸣鹤,却不是真正的读书人,而是一个经常在广西土司地区贩马的广州商人,郝摇旗部的马匹有很多就是他提供的。郝摇旗与这两位幕僚商量了一下,想研究如何攻下许州,不料黄鸣鹤却提出了一个他从未想过的问题:“李元胤的架势不像是来打仗的,倒像是来和谈的。”
自从清军入关以来,闯军就从来没考虑过和谈的问题,谁都清楚,不管大顺还是大明,和清朝都是不死不休的关系,只有弘光朝廷那些蠢才才会幻想能偏安一隅。如果说非要和谈的话,结果只能是其中一方彻底投降。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层、基层的人也这么想,无论是明军还是清军,都有很多人与敌人私下勾结。一般来说,这种勾结都是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或者干脆就是为了走私生意,但是在某些特定时刻,这也可能成为改变战局的关键。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