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重回河南(10)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清军大集,郝摇旗的任务也完成了,拔营后退,连临颍县和郾城县都放弃,直接退回西平。清军一路追击,打得倒是很热闹,但只是乒乒乓乓朝天放铳,倒像是欢送一般。李成栋的军事能力很强,但是他不愿意用在给清朝卖命上,吴三桂、耿仲明、柏永馥他们的下场就在眼前,天下归属现在还难说得很,流寇们昏了头,要给大明拼命,他李成栋可不干这种“傻事”。只要守住自己的防区,能交得了差便是,和明军死拼硬打,消耗自家兵力的事绝不能做。

  虽然李成栋消极怠工,但这样并不意味着洪承畴所托非人。消极怠工也是需要资格的,要是换成刘良佐之流来领兵,郝摇旗直接把他们砍个落花流水就是了,何必费劲去演戏。正因为李成栋有足够强大的实力,让明军无法轻易击败他,他才有资格和明军谈判,有资格玩各种花招。本来绿营兵就是一群叛徒,难道还指望里面能找出对大清忠心不二的人吗,李成栋这种存着私心但是能完成任务的已经很好了。

  就在郝摇旗和李元胤搭戏的时候,沈志祥和许定国正承受着明军主力的炮火。虽然沈志祥兵马的战斗力更强,但是他却先顶不住了,因为袁宗第有水路优势,可以比李过更方便地获得补给,火炮的数量更多,口径更大,弹药也更充足。眼看城墙要守不住了,沈志祥决定突围,然而他留下断后的部将许天宠却临阵倒戈了,续藩兵马在城外被明军逼到了白河边,坠河而死者不计其数,沈志祥被斩于乱军之中,余部皆降。

  五天后,许定国也迎来了同样的下场,城墙被明军炸开之后,许定国眼看大势已去,拔剑自刎。

  不得不说,这是多尔衮和洪承畴的严重失策,按照他们原本的预判,沈志祥和许定国坚守到北京的主力到来是不成问题的,沈许二人自己也是这么想的,否则也不会去送死。但现实情况是,明军的火力太过强大,在战斗一开始的时候就压制住了清军,大量的弹药源源不断送上前线,使得城池以远超清军将领们预估的速度陷落了。而且明军炮手的水平也大大提高,当初孔有德、耿仲明也不过是在登州进行了一年的训练而已,而如今明军的火器部队已经准备了两年,既有葡萄牙教官的指导,又有自己的研发。刘文秀本人就是个数学研究者,在成都时就喜欢与传教士研究数学,手下招揽了一批这样的人,后来他奉令北上,这个研究团队交给了袁宗第,与一些熟练工匠、老炮兵一起组成了炮术院,专门负责研究火炮技术。洪承畴闻讯之后不禁惕然心惊,闯贼在南方恢复生产,究竟到了什么程度?能支撑这种打法,目前武昌朝廷的军火产量肯定已经超过了崇祯朝的最高峰值。当清军在火器上不能再占据优势,再和明军进行主力会战,胜算就会小得多了。多尔衮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但他坚信让战争胜利的关键是人而非武器,当初的萨尔浒之战,明军的火器多于金军不知多少倍,但金军还是胜了。更何况事到如今怕又有何用,不管敌人多么强大,清朝都没有退清军将领们预估的速度陷落了。而且明军炮手的水平也大大提高,当初孔有德、耿仲明也不过是在登州进行了一年的训练而已,而如今明军的火器部队已经准备了两年,既有葡萄牙教官的指导,又有自己的研发。刘文秀本人就是个数学研究者,在成都时就喜欢与传教士研究数学,手下招揽了一批这样的人,后来他奉令北上,这个研究团队交给了袁宗第,与一些熟练工匠、老炮兵一起组成了炮术院,专门负责研究火炮技术。洪承畴闻讯之后不禁惕然心惊,闯贼在南方恢复生产,究竟到了什么程度?能支撑这种打法,目前武昌朝廷的军火产量肯定已经超过了崇祯朝的最高峰值。当清军在火器上不能再占据优势,再和明军进行主力会战,胜算就会小得多了。多尔衮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但他坚信让战争胜利的关键是人而非武器,当初的萨尔浒之战,明军的火器多于金军不知多少倍,但金军还是胜了。更何况事到如今怕又有何用,不管敌人多么强大,清朝都没有退路了,只能一往无前,战斗到消灭所有敌人为止。如果像有一些鼠目寸光的人一样,动辄要退回关外,就算退回去了,也会死无葬身之地。清和明只能留下一个,绝不会共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