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对于李过临终前指定李定国做接班人这件事,不仅刘芳亮不理解,就连李定国自己都不理解。他并非闯营出身,而且按辈分来说,大部分闯营将领都是他的叔父,就算是真在西营将领中,他也只是排在孙可望之下的二号人物。一开始李定国还想辞让,但是袁宗第立刻坚决反对。李定国一让位,亳州前线的将领便以袁宗第为尊,袁宗第无论如何也不能接此位。袁宗第知道李过的考虑,他和刘芳亮功劳、能力、地位、威望俱不分轩轾,而且都是毕竟单纯的战将。统率几万兵马沙场厮杀,这是他们的强项,可要说治国理政,刘体纯都比他们强得多。袁宗第现在管理一个四川尚且力不从心,更不会对大将军之位有所冀望。虽然不知道李过为什么看中了李定国,但是毕竟大家看在李过遗言的份上,谁也不会在这时候跳出来反对李定国,推戴李定国是现在保持明军团结的最好办法,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有袁宗第的坚决支持,其他人也不可能再反对,李定国同意暂时就任临时代理大将军,但是他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让袁宗第率领主力部队保护李过灵柩及伤员、辎重返回武昌,暂时代理朝政。马宝、庄鼐、张家玉等山东将领此时也不可能再通过清军重兵把守的徐州返回山东,都随袁宗第一起撤退,将来再伺机从海道返回山东。他身边只留下张能、郝摇旗所部一万人,留在亳州前线,接应在南线抵御洪承畴的张能部下。袁宗第提出要定下河南权将军的人选,以巩固占领地区,李定国提议让张能出任河南权将军,湖南权将军改由贺兰担任,众人俱无异议。

  很多西营出身的将领都认为李定国的安排太过危险,湖北现在是党守素做主,各地驻军将领均是闯营嫡系,袁宗第返回武昌之后,就是实际上的皇帝。李定国的大将军之位目前只是众将推戴,还并没有经过合法程序确认,袁宗第回到武昌之后,完全可以让义兴皇帝直接下旨册封直接为大将军,李定国拿他毫无办法。可李定国倒巴不得皇上直接封袁宗第当大将军,那样他就能把担子卸下了。不过李定国也知道,袁宗第不会那么做的,这个人没有那么深的城府,假如真的对自己极为不满,在亳州前线就直接夺权了,哪会等到回武昌。如果他那么做,在亳州有张能、郝摇旗、贺宏器、李复荣、马云翔、郝登云、李明义等一众闯军将领,李定国又怎么斗得过袁宗第,他哪里用得着那一张黄纸。这个大将军之位,李定国是必须得一直做下去了,他也不知道李过究竟看中了自己哪点,对于要如何管理这个江山也毫无头绪,可这副千钧重担总要有人来扛,既然落到了他的肩上,他就一定要扛到自己倒下为止。不会治国,那就去学,古往今来的帝王将相也都是凡人,又有哪个是天生懂治国的,既然他们能学会,那他李定国自然也能。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