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非生即死第2/2段
不过以李定国对大哥的了解,他可不像个会为了奔丧跑一趟的人,孙可望与刘宗敏、李过哪有什么感情可言,之所以来到武昌,而且特意跑到汉口来接自己,肯定与自己就任征虏大将军有关。
果然,孙可望很快就进入了正题:“现在朝中有不少人都想借此兴风作浪,我刚到武昌的时候,就和靖远侯见过面了,靖远侯说,你是兴国侯临终前选定的接班人,他和其他闯军旧将都会无条件地支持你,我们所要对付的,就是朝堂上那帮酸子。阁臣大多都没表态,吴甡和刘大将军连了亲,这时候自然不会跳出来做什么,前不久蒙正发去串联瞿式耜,结果碰了个钉子。堵胤锡向来是向着我们的,袁继咸干脆装病闭门不出。姜曰广倒是真的病了,这老头儿年纪也不小,不知还能活几时。真正折腾得厉害的,就是上到侍郎,下到御史这批人。如今武昌有数万兵马,掌兵的皆是闯营、西营旧人,孙守法、秦翼明这些人都被打发到襄阳去了,这些酸子靠耍嘴皮子又能掀起什么大浪来?”
李定国说:“众阁部还是讲道理的,不会故意破坏抗战。个别大臣担心皇权旁落,倒也不足为怪。来日上朝,我当着文武群臣之面说明,征虏大将军乃为抗虏复国而设,待到天下太平,自当归政于天子。”
孙可望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李定国:“你真是这么想的?”李定国说:“那是自然,我们兄弟起兵造反,乃是为了扫除贪官污吏,还天下太平。今上虽非英武之主,但温和仁厚,体恤百姓,能察纳雅言。虽不能如太祖、成祖那般荡平天下,却堪为守成之君。再者说,前两位大将军各自执政不过一年便即殉国,我这个大将军又能做到几时。”
孙可望叹了口气:“我的兄弟啊,国家权柄之争,非生即死。岂不闻人无害虎意,虎有伤人心。就算瞿式耜、袁继咸是君子,你难道要指望牛金星、金堡、蒙正发之流恪守你平时说的那些‘国家大义’‘以中国为重’吗?哪怕你真想将来归隐田园,也绝不能在这个时候表达退缩之意,身为大将军若不把威立住,又如何统兵御虏?”
李定国长叹一声:“朝堂之争,难过沙场之争百倍。”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