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青州之变(3)第1/2段
翟五和尚轻声说:“贫僧是方外之人,本不该理会俗世之事,然清军三度入寇山东,杀我父老,屠我同胞,更欲令亿兆华夏子民化于夷狄,绝我文明。纵是方外之人,亦有良心,有肝胆,当此危局,岂可坐视不理。贫僧本以为赵应元是一条好汉,谁想今日有此一着,原来也是色厉内荏之辈。”张家玉说:“夷酋狡诈,并非真心招降,欲在今晚以鸿门宴击杀众位义军首领。”翟五和尚说:“自来鸿门宴都是设宴者布置,岂有赴宴者设局杀人的道理?”张家玉说:“白日里赵应元带了五百甲士前去清营,因此他也允许和讬率五百人入城。和讬拣选军中精锐,俱是真满洲悍夷,皆披重铠,执大刀,今晚随和讬、李率泰入城。非是学生小觑诸位,以诸位的军力,只怕难当虏兵一击。”翟五和尚说:“贫僧也和柯永盛交手过,我的兵马比之绿营兵确实颇有不如。听闻八旗兵比绿营还要强得多,我们这些乌合瓦聚的兵马不是敌手也在情理之中。只是贫僧想问,既然虏兵如此强悍,我汉人万难抵挡,那施主又为何要抗清?”张家玉说:“大丈夫行事,不看能与不能,只看该与不该。何况大顺永昌天子麾下还有数十万大军,个个都如赵应元那五百亲兵一般。赵应元不过是大顺军中一员偏裨,强似他者在大顺军中车载斗量,不可胜计。有他们在,迟早有山河光复的那一天。”翟五和尚当然知道张家玉的话是有水分的,但依然点了点头:“既然如此,贫僧有个办法,能解今晚之危。”
瞻辰楼上张灯结彩,欢迎和讬和李率泰的到来,青州士民有很多冷眼看着这一切,昨天还嚷嚷着要当大明最高统治者的人,今天却在奴颜婢膝地欢迎两个清朝的副都统。宴席上觥筹交错,清方的官员将领除柯永盛在城外领军外悉数到场,和讬、李率泰、韩昭宣、张家玉、李士元与朱由棷、赵应元、杨玉林、赵慎宽、秦尚行、郭把牌等觥筹交错,翟五和尚则以不能见荤酒为由没有来。
赵应元放下手中酒杯:“和大人、李大人,不知投诚之后,能授我什么官职?李守备说有侯爵之封,我看不大靠得住吧。”和讬的汉语不好,见赵应元言语无礼,也懒得理他。李率泰说:“我大清向来一言九鼎,赵将军率军上万归顺大清,大清何吝侯爵之赏。”赵应元说:“我听说大清招降吴三桂的时候,许诺封以故土,晋为藩王,如今吴三桂倒是封王了,不知他的封地在哪啊。”
李率泰心中恚怒,脸上仍不动声色:“如今闯逆未除,自当先灭逆贼,再定封疆。”赵应元笑道:“我看倒未必,你家老大人投降得最早,又给老汗当孙女婿,也不见封什么王。”李率泰的父亲李永芳是明朝的抚顺游击,在努尔哈赤对明朝发动的第一战抚顺之战中叛国投敌,是第一个投降后金的明朝将领,努尔哈赤把儿子阿巴泰的女儿嫁给了他,李率泰成年之后,也娶了清朝宗室之女。李家父子为清朝招降纳叛,战场杀敌,既有功劳也有苦劳,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永芳也越来越不吃香了,到皇太极设立汉军旗的时候,他只管辖六个佐领而已,临死前才封个三等子爵。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沈志祥、吴三桂这些人全都后来居上,刚一投降就授予了比李率泰等老资格汉奸高得多的爵位,故而这些投降较早的汉将对这些新贵都是颇有妒意的。赵应元公然把这件事点出来,摆明了是在挑衅,李率泰也懒得和他做口舌之争,以目示意和讬,表示差不多该动手了。
和讬把手中的酒杯往地上一摔,可是谁也没听见摔杯的声音,哪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