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胖子要单干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张秋生拿出六千元钱说:“姬叔叔,我也不知需要多少钱,先给这么多,不够再补。”

  老姬说:“哪用的着许多,也不是百年大计,哪个拆迁工地上拉一些破砖烂瓦,再找几个泥水匠,一千元足够。房产土地过户大概总的百分之十,你这房子买是三万,有三千就差不多了。什么评估费测量费杂七杂八的,我去他们不会收。”

  张秋生说:“找人办事,那个烟酒钱总要出的,总不能要您出。”老姬笑咪咪的看着张秋生说:“你这孩子社会经验倒也丰富啊?比我家俩孩子强多了。不过这点小事,那些人不会找我私人要吃要喝的。官场虽免不了**,但也有一定规矩。你放心好了。”

  从老姬家出来,张秋生心情爽的一塌糊涂。这大门楼里的两个人都对他太好了,只是不知他们两家到底有什么恩怨情仇,竟然延续百年之久。

  也不急回家,先去新华书店。没事去书店逛逛,是姐姐带出来的习惯,即使不买,站在书架前看看也挺不错。

  书店里人不多,大多是学生。正值暑假期间,书店里学生多也没什么奇怪的。张秋生看了一会书。给胖子选了两本,一本菜谱一本饭店管理。交钱时发现姐姐也在这儿,和她一道的还有二丫、林玲与向梅。答应姐姐把书送给胖子就回家吃饭,绝不在外面瞎跑瞎混。

  返回府右街,胖子在打扫屋子,他真拿这儿当家了。

  张秋生让胖子暂时别扫,泥水匠进来还会弄脏,等房子改建好后再打扫不迟。将两本书送给胖子,这厮苦笑着说:“秋生,你也知道我是什么文化水平,向来看见书就打瞌睡。”张秋生耐心的劝说:“干什么光凭力气是不行的,一定要多看书。书都是别人的经验总结,你看了吃进肚子里了,那别人的经验就变成你的。比如这菜谱,你慢慢地照上面学。一星期学一道菜,一年呢?一年就能学会做四五十道菜,对吧?这饭店管理,当然说的是大饭店。但大中有小小中有大,你看了总能学到点管理饭店的知识,对吧?又没人逼你,又不考试,慢慢看。”

  胖子听了张秋生的话,又开始沉思。这阵子胖子就喜欢沉思,弄的像哲学家。没有了以前没心没肺没大没小,二十多了还挨老爸揍的样子。张秋生又补充说:“你既然单干,那就要干的比你老爸好。想干的比你老爸好不容易,得想办法。多看书学习就是一种办法,其它的你自己再想。”

  胖子拍拍张秋生肩头说:“秋生,你年纪比哥小可比哥聪明,哥听你的!”巴掌比较重,要是一般中学生恐怕得给这胖子拍伤,张秋生也没他办法。转身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数了五百元钱递给胖子:“忘了一事,趁房子没搞好,先到其他饭馆转转,看看别人是怎么搞的。店堂装修、服务水平、菜品特sè,长处短处都记下来,我们取长补短。别伸头探脑的,炒两菜要瓶啤酒慢慢看。”

  胖子接过钱一看吓一跳,忙说:“太多了,有一百元就行了。”

  “一百元怎么行?多转几家,高中低档的都转。钱不够再跟我说。”说完也不听胖子啰嗦,掉头走人。这几天中午都没回家吃饭,今天一定要赶回去。其实张秋生现在就没感觉到饿,吃饭只是一种习惯,当然吃饭也是一种享受。

  到了家张秋生傻眼了,一屋子人。姐姐的外婆外公小舅舅全来了。

  原来,昨天梁司琪回到姚河市,丈夫李会元不在家。当市长的尤其年富力强的市长,作息没有规律,永远有忙不完的事。梁司琪理解丈夫的事业心,又考虑自己的事当面和丈夫也不太好开口。于是写了一封信留下,自己又连夜坐火车回麒林市。埋藏在心里十几年的秘密,一下在信里说了出来,感到一阵说不出的轻松。下面就是等待丈夫的判决,不管怎样错在自己一方,丈夫无论怎样判决都得承受。

  唯一牵挂的是儿子,儿子今年九岁,每年暑假都要回běj的爷爷ǎǎ家。幸亏不在家,要不然还真不知道怎样丢得下。不过儿子虽小,但他爸是市长,在姚河市没人敢欺负地照上面学。一星期学一道菜,一年呢?一年就能学会做四五十道菜,对吧?这饭店管理,当然说的是大饭店。但大中有小小中有大,你看了总能学到点管理饭店的知识,对吧?又没人逼你,又不考试,慢慢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