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四川盆地之谜(二)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几个小时之内,中国大陆连同部分周边邻国将变成一片废墟,大碰撞发生1.5个小时后,地震波或许在地球表面的对冲点重新聚合,预示着又一次大灾难的开始……

  地球板块剧烈冲撞,地球在崩溃,大地在上下颠簸,震荡起伏。

  地球人一个个惊慌失措,纷纷被卷入巨浪死去。

  天空中浓烟滚滚,大地上岩浆喷发,烈火染红天空,空气中充满烟雾,人们普遍感到窒息,连恐龙们也昏死过去。地球上一切生物皆四处逃散,不是被大水吞没就是跌入火坑,到处是嘶呜声、尖叫声…地球就象一只沸水翻滚的巨大开水壶,仿佛一只饥饿的野兽在吞咬它的猎物,海水很快就淹没了大地。

  陆地正在下沉,海水汹涌而至,吞噬一切,地上人类社会从此也就变成了地下王国。

  那群恐龙原本就不在这里,而是在整个撞击地边缘的西部高原的山坡上生活着,然而撞击掀起的巨大泥石层洪流(或许是高温的)从空中倾泻而下,片刻间就把大片的坡地覆盖,尔后,顺着西部高原西高东低的自然山势,以及撞击之后形成的巨大低洼地势,包裹着地表上原来的一切物体汹涌澎湃地流向低处、流向东部、流向撞击点的中心部位,这就是你们后来在自贡市大山铺恐龙发掘地,发现所埋没的恐龙化石群,形成漩涡状的埋没态势的根本原因。

  陨石撞击地球产生了铺天盖地灰尘,极地雪融化,植物毁灭了,火山灰也充满天空,一时间暗无天日,气温骤降,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泥石流将恐龙卷走并埋葬起来。

  在以后的数月乃至数年里,天空依然尘烟翻滚,乌云密布,地球因终年不见许坚强而进入低温中,苍茫大地一时间沉寂无声,生物史上的一个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它撞地后形成的巨大陨坑形成盆地,而且由于巨大的冲击力所造成的那个核当量比在日本广岛爆炸的原子弹还大数万倍乃至更大的大爆炸,更是给中国西南部地质构造的变化、矿产资源的生成、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环境、生物种群演变和地球自身的发展等等都带来了巨大的、极其深远的影响。

  原先的陆地变成盆地,大坑的四周由于行星的撞击挤压而隆起,而西边的喜马拉雅深海谷岭由于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又隆出水面升为青藏高原,最高处便是今日的珠目朗玛峰,而那个巨型大坑在后世被称为四川盆地。

  当时,所有生物(除哺乳动物鸭嘴兽,刺食蚁兽和为数不多的针鼹和爬行动物蛇、蜥蜴和鳄鱼,以及进化到现在的青蛙和蟾蜍蝾螈、蚓螈,群居蜂,是在白纪时期与开花植物(或称被子植物)一起进化而来,带壳的单细胞生物孔虫类,包括海星,海胆,海参,身体柔软、带壳的软体动物、八目鳗类鱼和七鳃鳗、棘皮类动物腔棘鱼,是水生肉鳍类动物的唯一幸存者。

  肉鳍鱼是叶鳍、硬骨鱼类,当然,世界上还有许多肉鳍类动物生存,不过它们早在中生代之前就已分化出来,变成了四足脊椎动物的祖先,一瞬间都几乎化为灰烬灭绝。但个别动物在撞击事件后侥幸逃脱,这些生物和其他部分海洋物种最终缓过气来,继续繁衍发展,种类也变得更多。

  蛤,蜗牛,龙虾,螃蟹和虾最终存活下来,成了海洋食肉动物的口中食,人类的盘中餐,这次灾难中绝灭的还有蛇颈龙等海洋爬行动物,有翼龙等会飞的爬行动物,有彩蜥等恐龙的陆生爬行动物亲戚,有菊石、箭石等海洋无脊椎动物。

  至于海洋中的微型浮游动、植物,钙质浮游有孔虫和钙质微型浮游植物也几乎被一扫而光。经过这场大劫难,当时地球上大约50%的生物属和几乎75%的生物种,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陨石撞击还引发气候剧变,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几十甚至数百倍,而剩下的恐龙们吃了含铱物质的植物,造成慢性中毒,从而蛋里也含有铱,恐龙因食物匮乏,加上吃了含铱食物而中毒,导致灭顶之灾,恐龙统治地球的时代宣告结束。

  本书源自看书惘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