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总理民族魂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当地农村现在正处于青黄不接季节,而且现在的农村没有储粮习惯,都是买大米作为口粮,这些粮食只能维持很短时间,尽管多数人家只有几天口粮,不少农民还是主动把自己吃的喝的捐了出来,尤其是每天早上,一个叫兰玉成的村民,都会把两大桶鲜牛奶,送到陆航团官兵抢险救灾的一线。

  如果是在废墟中刨出来面粉,村民首先想到并送去陆航团指挥部以改善官兵伙食,因为乡亲们心里想的是“让官兵们填饱肚子,早一秒施救,埋在废墟的灾民就多一分生存的希望。”为了给部队节约救援时间,灾区群众自发加入救援,成立了编外“炊事班”。

  这几天,部队上只有野菜和定量的稀饭,为了改善官兵生活,村民们昨日起从废墟中寻找食物,手脚被划破流血,他们在废墟中刨出了几袋面粉,顾不上伤痛,赶紧拿回去做成面块送到陆航团指挥部。

  这就是军民鱼水情,无人号召,无人宣传,一切源于自发,而且是群情勃发!一切又源于中国oc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从建立之初就与百姓血浓于水的历史传统!

  5月22日,第一支挺进汶川的武警8740部队在高店村郑重举行升国旗仪式,解放军部队首长沈雁枫亲率官兵与武警8740部队共同宣誓,这誓言声,升腾着亿万人民必胜的信心,这国旗,源源不断地释放着中华民族崛起的能量,这种信心和能量将穿越时空,若干年后还将成为我们审视党心、军心、民心,领悟民族精神的历史参照!

  地震发生的消息传来,即将到龄停飞的成都军区飞行团副团长邱光华主动找到团领导要求到救灾一线去,即使在5天之后,他得知家中房屋被毁,也仍然没有丝毫影响他抗震救灾的坚强决心和意志,从大地震发生当天起,邱光华连续6次飞赴茂县执行任务,每次都从家乡上空飞过,有一次抢运伤员时,机降点距家不足800米,在等待升空的间隙,他仍然没有离机回家。

  5月31日下午,邱光华驾驶一架米-171运输机直升飞机在执行运送第三军医大学防疫专家到理县的任务,返回途中,在汶川县映秀镇附近因局部气候变化,突遇低云大雾和强气流,直升飞机于14时56分失事,机上有机组人员5人和因灾受伤转运群众10人及当地民警3人,全部遇难。苍天垂泪,下着绵绵细雨,为机组人员邱光华、李月、王怀远、陈琳和二级士官张鹏等一干人默默送行,愿英灵长存于天地之间,佑我灾区、佑我中华……

  由于意识形态的关系,从来都只报道中国负面新闻的欧美媒体,一时间火力全开,矛头直指中国抗震救灾一线,而且,观点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纽约时报》:关键时刻中国政府反应迅速,温总理对灾区群众高度关切的形象和他亲临第一线的鲜明姿态,一次次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与其他一些国家发生灾害后政府的迟缓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国领导人的努力,证明了在关键时刻,中国政府能够做到反应迅速。

  新加坡《联合早报》:这次四川大地震中的“中国式总理”难以复制,中国政府展现了高度的自信心,中国已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化国家管理能力,无论是多军种的调遣,还是社会各种资源的整合,抑或国家各专业部门间的协调,都实现了快速、有序和高效,救人、防疫、物资调配、伤员分流,一系列复杂的工作,有条不紊、步步为营。

  新加坡《联合早报》连续报道:谣言止于真相,电视台播“原汁原味”新闻。

  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评论《撼山易,撼四川人民难》。

  美联社:这种快速的动员,反映了中国领导层已经将灾难救援放在突出的位置,也向世界展示了,他们对奥运期间的任何突发事件都会准备充分。

  美国有线电抗震救灾的坚强决心和意志,从大地震发生当天起,邱光华连续6次飞赴茂县执行任务,每次都从家乡上空飞过,有一次抢运伤员时,机降点距家不足800米,在等待升空的间隙,他仍然没有离机回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