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五章 虎将出闸(四)四对负重轮!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其他的东西且不谈,单说军工技术研究分离之后,一些从本世界弄过来却不太敢轻易扩散出去的东西,总算可以放下去给科研院所机构学习吃透。起码是二战中后期水平的各种工业生产技术,成千上万吨的纸质资料,把十多年来新中华培育的工业人才一股脑的全都淹没进去。

  经历至少五年时间的学习摸索之后,各大研究所和工厂开始试探着自行设计建造适合当代条件的高大上军事装备。包头113厂的装甲机械,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产品线之一。

  这款t10轻型坦克的面世,自然少不了大元首阁下插手影响。他差一点就把最为经典的五对负重轮一次性给搞过来,不过后来一想还是不要太过拔苗助长的好,只是将脑袋僵化的设计人员呈上来的,那些直接用履带式拖拉机底盘搞出来的设计,点拨成多对大直径负重轮的结构。只不过那些家伙最后弄出来的,居然是只有四对的异端!

  杨大元首是非常想大笔一挥给改成五对轮的,不过后来一想,也不能太打击人家的积极性了。另外只要路子正确,其实开始用四对还是五对,影响并不大,索性让他们自己放手鼓捣去。

  研究人员显然大受鼓舞,于是乎按照从一开始就受到大元首阁下影响,在全军全工业领域形成的“系列化、族类化”的理念,一整套基于这种相对完善之四对轮底盘的装甲车辆武器华丽丽的诞生!

  说良心话,t10坦克的底盘还是不错的,结合了稳妥的大尺寸负重轮和扭力弹簧悬挂系统,实现了高速度、大行程、易维护这三个关键指标。

  主机采用仿造自著名的b2柴油机。标准功率540马力。塞进一辆只有四对轮的短车体当中你说有有多别扭。要不得批评他是异端呢。

  虽然少了一对负重轮。整车质量却没有下降太多。按照当代最高工艺制造的装甲钢够厚够硬,必须做到抗住各国步兵炮或者中口径炮的轰击,于是乎前脸和炮塔正面装甲厚度都增加到了55mm!结果导致整车质量居然比本世界的a32还要重,达到了.8吨!

  该坦克的越野速度最高只有60公里,在杨浩大元首看来,凡是达不到70公里的都不是合格产品。不过对于当代坦克研究人员来说,已经是大大超乎想象的高速。

  以此底盘为基础,他们陆续搞出来只有一挺12.7mm的zy10型装甲运兵车。装有一门30mm机关炮的zb10型步兵战车,以及装载有一门85mm加农炮的pz-1型自行火炮,和一门36倍身管75mm山炮的pz-2型自行榴弹炮。

  除此之外,采用一样底盘主机的维修车、工程车、指挥车、牵引车、架桥车等等足足有十几种之多,直接朝着一整套10式装甲体系去了。

  杨浩大元首乐见其成,大手一挥给批准了。几年之后,就有了突然出现在蒙古高原北面的一群冒着滚滚浓烟,稀里哗啦铿锵作响的钢铁怪物。

  这是新中华第一支装甲骑兵力量,被当成陆军镇国重器,用以取代传统骑兵。成为镇守北国边疆的大杀器而存在,因为尚处于实验性阶段。在形成一个装甲骑兵团建制之后,给了个临时番号“装1师1团”,直属于国防部和大元首。

  装1团建成之后,一直在内蒙到外蒙之间划出的草原隔壁地带合成训练,检验各种车体的性能毛病,整整两年时间,他们都处在绝对保密的环境下。

  一直到中俄战争爆发,北疆兵团第一阶段进攻目标达成,进入第二阶段的大练兵部分。以贝加尔湖东南部和蒙古高原北部为战场,将中国北方兵团轮番拉上去,以实战代替演习,真刀真枪的磨砺新一代陆军骨干,包括普通士兵和军官。在未来,他们将成为新中华第一批真正拥有军校背景、面向大兵团作战的现代化职业军人。

  装1师师长兼任1团团长,由杨浩的铁杆嫡系——小土贼是异端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