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一个标杆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wx.l</p>按理说,原本是“江南熟,天下足。”

  意思就是,江南收获了,天下粮食就自然充足,不必再复担心。

  但现在的情形却是已经换成了“湖广熟,天下足。”

  倒不是江南的地变少了,或是不再肥沃了。

  论起土地肥沃的程度,全天下十几个布政使司,哪一省也不如江南。土地肥沃,要紧的就是河道沟渠纵横,水网密布。

  这样的地利是别省无法比的,水网密,就说明浇灌容易,水利好,更要紧的就是河道多,河道一多,淤泥就多,从河底挖上来的塘泥,和后世的化肥相比也差不到哪儿去了。水足,肥料足,不高产才奇怪了。

  再者北方诸省这几年的麻烦,无非就是天冷而旱,越冬的小麦被死和冻死,造成几乎绝收的悲惨结局。

  南方天没那么冷,越冬时还有雪,作物被雪覆盖,根本不可能减产或绝收。而雨水足,雪也下的多,顺带还杀了虫。

  北边一亩地能收一石半是正常,超过两石就是高产。

  江南这边,一亩收两石算是白瞎了,正常是均产三石到四石,最高产的记录,似乎是有六石以上,到八石左右。

  也就是一亩地千把斤的产量了,这收成在后世不足为奇,但后世是农药化肥等现代工业产成拼命往地里扫呼,这才有千斤以上的产量。

  这个年头,上点塘泥,平时锄锄草,一年有两到三次收成,换了别的地方,哪有这个可能?

  所以中国的经济中心,就是从唐宋之交,开始南移,一直到千年之后,经济中心仍然是在南方了。

  以明朝的赋税水平,在江南一带,根本毫无问题。

  终明一朝,近三百年时间,江南,东南、湖广,两广,几乎没有农民造反的记录。

  一直到明末,江南还是明朝的财赋中心,十分稳定的提供着支撑明朝的赋税。

  清能得天下,也是因为顺治元年不费吹挥之力就得了江南,除了少数地方,江南也未遭兵火荼毒,所以用江南一地,支撑起了清廷的战争费用。

  这个地界,原本该是粮食高产的地方,但根据亢家少东的话来说,江南不仅没粮供给北方,相反,还要从别的地方买粮。

  “这是什么道理?难道江南的地变成沙子了?”

  薛国观气的全身打战,几乎想把眼前这伙大粮商一个个全都踹死。

  这帮人,手中粮食绝不会少,现在拼了命给他叫苦,不过就是一会子有条件价码开出来。不过现在他也是没有办法。

  下午回府之后,通州那边已经有消息递过来,支应北京的粮食实在不多,最多只能调两万石出来。

  这些粮,放在一个大府都嫌少,更何况是北京这样人口超过百万的超级大城市。

  也是真没有想到,朝廷缺银子使就算了,居然连粮食也开始缺了。

  “江南的地当然还是肥沃,不过,阁老明鉴,江南粮食确实是无法自给了。”

  面对暴怒的薛国观薛阁老,亢家的胖少东声音不变,仍是十分沉稳,只是又加了三分无奈:“自万历年间海贸大兴,士大夫家和普通百姓都是毁田植桑,或是改种棉花,松江一府,种稻米的已经是寥寥无几,大半的田主都是改种了棉花。阁老,松江布行销天下,海内闻名,要不是一府都种棉植布,哪来的这么多?”

  这么一说,薛国观和旁边偷听的林文远都是明白过来了。

  自隆万开海,江南人雨露均沾,都是大有生发。

  有钱的士大夫当然也有田,放着大筐的银子不赚,还种粮食,岂不是猪油蒙了心?所以毁田植桑,养蚕,种棉花,什么来钱弄什么。

  这几十年下来,大田主发大财,小田主发小财,没田的给人家打工织布养蚕,也能弄一口吃食。江南地方,一台织机,一个小媳妇忙活一天,就够一家几口吃食了。

  这也是南方女子地位渐高的原因所在,男子泡茶馆听评弹,最多农忙时服侍一下田地,或是养蚕忙时帮一下手。

  平时手不动肩不抬,一家吃食全靠妇人的一台织机,加上吴人重嫁妆,妇人过来,总是带着自己的一份家当,原本腰杆就十分硬朗,再加上赚钱掌握了一家经济大权,想不当河东狮也难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