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开课第2/2段
朱平安站起来,“大人虽如此说,但毕竟是在指点平安,平安无以为报,只得以师礼侍奉大人!”言下之意便是挑明,不管你路振飞收不收我朱平安,反正我是把你当做老师了,不管以后发生什么事,有麻烦我就报你的名号!
路振飞呵呵一笑,他也没想到朱平安居然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倒是隐隐有胁迫的意思。路振飞倒是没有反感,反而对朱平安的急智颇为欣赏。
“如此说来,本官倒是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只是平安一番心意,全仗大人栽培!”
路振飞点点头,倒是没有过于纠缠这个事情。和段喜年的一番夜谈,是他充分了解了唐王一系很多的私密的事情。朱聿键的悲惨经历让他为之侧目,同时又是真心的感佩他的勇气。
朱平安在最近这段时间中展现出来的勇气和胆识也是他格外欣赏的。更何况,朱平安的启蒙老师还是自己的至交好友木严梓,太多的秘密笼罩在眼前的这个少年身上,吸引着路振飞一路探究下去。
基于这些个原因,路振飞做出了这个教授朱平安的决定。
一时间恍惚,竟然连朱平安换了对自己的称呼都没察觉到。
“先生,您看,咱们是从哪里开始?”
路振飞清醒过来,略略思索了一下,决定还是从摸一摸朱平安基础入手。
朱平安跟随木严梓就学数年光阴。期间是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教材开始的,基础打得还算牢靠,面对路振飞的提问,总算是回答的中规中矩。
之后,便是《论语》、《中庸》等经史子集,这些书籍,在后世,朱平安在大学时便潜心研读过,加上今世木严梓的教授,可以说是理解的比较透彻,路振飞的考校也不算深奥,两人算是相得益彰。
半个时辰之后,路振飞仔细考虑了一下,将手边的经史子集等书籍推开,而是从书架上抽出两本书。朱平安扫了一眼,发现竟然是《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
路振飞拂去两本书上的灰尘,笑着对朱平安说道:“这还是万历年间的手刻本,当年进京赶考时,在旧书庄中淘到的。思来想去,你是武人,穷经皓首对你来说却是没有什么意义。本官观你在军务上倒是颇有心得,你我便从这两本书着手,互相探讨一下吧!”
朱平安却是清楚,路振飞的确不是一个纯粹的文官。
崇祯十六年,路振飞奉旨巡抚淮扬,总督漕运。此时已经到了大明王朝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任命路振飞总督漕运,控制两淮,可见崇祯皇帝对其的信任。
而当时,淮扬作为大明疆域内的重要产粮区,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李自成麾下部队已经紧逼淮阳一线,为保护淮扬,路振飞在两淮招募散兵游勇,组建起一支地方武装,名为“义勇军”。
淮扬的豪强士绅纷纷响应,分别以各自壮丁加入到义勇军序列,与此同时,还有大批儒生在路振飞的号召下,脱下儒服,换上戎装,成为义勇军中的一员。与李自成所部展开连场激战,最终保住了淮扬这片重要区域。
即使是在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皇帝自尽殉国之后。路振飞依然率军转战淮阳一带,全歼李自成麾下进犯淮扬的董学礼所部,并将叛将吕弼周和王富等人公开处决,表示自己坚持抗击的决心。
弘光朝廷建立之后,路振飞极力主张北伐,与主政的马士英之流格格不入,遭到排挤。弘光朝廷坚持不久,南京即告陷落,路振飞一手打造的大好局面被丧失殆尽,义勇军也就此解散。
即便是如此,路振飞旅居东山期间,还组织义勇与来犯的贼寇、倭寇作战,连战连捷,声名远播。虽然后来在追随朱聿键的道路上,因病亡故,但临终前还是留下了“余生为明臣,死为明鬼,一点忠贞,还之天地”的明志之言。其后,被朱聿键赐以谥号“文贞”,而世人感其“清正方刚”,以“烛奸指妄、不党不阿”八字称赞永世传颂。
这也证明,路振飞并不是大明朝随处可见的那种迂腐文官,而是一名既擅长政务、又精通兵事的官员。能得到他的指点,认真领略戚继光留下的兵书战策,对于朱平安来说,简直是可遇不可求的幸事。
“卷一,束武篇。兵之贵选,尚矣,而时有不同,选难拘一……”。
路振飞抑扬顿挫的读书声,从书房中幽幽的传扬开来。
一轮明月,慢慢升上树梢,柔和细腻,沁人心脾。映照在书房的纸窗上,显出两个淡淡的身影。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