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膏药第2/2段
这时,齐浩的手机又响,刘铭借机离开他的办公室。
等回到九分厂,看见李长生正与钟城和柴丰喜在车间门口研究事情。
“外贸那边开会了?”柴丰喜临近退休,经常借故请假不参加例会,以便给刘铭更多机会在领导跟前露脸。
“是,杨总给我安排了个当绿叶的任务,跟齐浩一起帮兄弟部门投标。”刘铭道。
柴丰喜听到齐浩这个名字,便眉头一皱,“这个齐浩,属膏药的,你可别跟他沾上边儿,粘上了,不撕掉你一层皮都不算完!”
刘铭暗忖,以前聊起分公司其它的部长们,从没见老柴这么激动,看来老柴被排挤到九分厂蹲坑,里面少不得有齐浩的一份力。
他随即打哈哈道:“呦,这么巧?我也有这个爱好啊!”
跟众人打过招呼后,刘铭夹着资料册子便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他并没有急着翻看里面的资料,而是凭借记忆,先将上半年那六个重点项目的投标数据,誊写在草纸上。
通过数据对比,刘铭很快剔除了其中的四个项目,机械厂在这四个项目上的最终报价,均排在五名开外,与排在第一中标的报价相比,高的太多了,换句话说,机械厂投的标没对结果产生任何影响。
最后将目光锁定在剩下的两个项目,暹罗电厂与南越铜矿项目,在这两个项目上,机械厂分别排在第二位与第三位,重要的是,中标价格差距极小,2300万米元的中标价格,机械厂则投了一个2370万米元,仅相差70万。另外那个南越项目上,机械厂虽然排在第三,但距离中标价格也仅仅差了650万软妹币。
而中标企业是两家东瀛企业,三木工业与和田重工。
在刘铭的记忆中,这两家企业早在华夏刚加入WTO时,便果断关闭了自己在国内的工厂,转型成为集项目代理与技术咨询为核心的轻资产公司,即只做项目掮客与设计研发。这一转变,使两家公司在千禧年后发展极其迅猛,利用内地的低价劳动力生产设备,配以监理制度,一段时间内拿下了不少东南亚国家的基建项目。
刘铭暗忖,如果被这家公司拿下项目,最终还是会将合同转包给国内的一些小型企业,赚取盛京机械厂与某小型企业报价之间的利润差,他来吃肉,由内地小厂来啃骨头。可仅这点利润差就满足东瀛人的胃口了吗?
“喂,是翟哥吗,我是刘铭。”
“呦,刘铭啊,找我有事儿?”
刘铭接话道:“我想了解一下,咱们上半年做的南越与暹罗项目。”
“哦,那两个项目啊,我们都参与了,可惜都没中。”
“我是想问问,咱们院里总结过丢标原因吗?”
“呃,我记得当时陆院长给大家做过总结,就是标准不匹配,我们设计时需要加大经验系数,这样一来,产品选型上选出的型号都会偏大,最后导致丢标。”
又感谢了一番翟文刚后,刘铭才将电话挂断。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