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o一章 羌塘会战(七)第2/4段
营帐内的吐蕃兵都被惊醒,迷蒙着眼怔愣了一下,第一反应是“唐军又来骚扰了”,跟着听见四处响起的锣起,夹杂着“敌袭”的吼声,还有尖锐的号角声,吐蕃兵们都打了个激凌。
唐军真的袭营了?
帐内蕃兵急匆匆拿了刀剑,穿上皮甲,蹬了靴子出帐,有人慌的连帽子都没戴上,他们出了帐翻身上马,便见无数的火把闪耀,黑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敌人,只听见喊杀声近在耳边,仿佛四面都敌人,又听见箭矢嗖嗖的声音,有人上马便被弩箭射中,惊慌中嗷嗷叫着,纵然中箭的地方不致命,心里却也已生出濒临死亡的恐惧。
如果是白天,他们还没这么恐慌,但黑夜中看不分明,只听见营内四面都是马蹄声和喊杀声,让人的恐惧无限放大,而指挥号令又不能像白天那样通达,更何况是在这种慌乱的状况下。出了帐的吐蕃兵只能听见就近的喝令,随着周遭的吐蕃兵一起往中军帐奔去——先解救主将,这是每一个吐蕃兵被灌输的意识。但跑了不久,就听见杂嚷的声音,说主将死了,主将逃了,奔往中军帐的吐蕃兵都懵了,然后不知是谁下令——或许每个队伍里都有这样的人当先回马,带动了所有的人都往外营外逃。
这一逃就乱了,人马碰撞,喝骂声、哀嚎声不绝。
便听有人吼道,往西逃,东、南、北三面都被唐军围了!
逃窜的吐蕃兵一听有理,西面大营临河而建,唐军没法从那边攻营,于是听见这声音的都往西逃去,没听见的也跟着大流往西边逃。
出了西边营门,马蹄踏水而过,河水不深,只及马腿,但终究不及岸上驰马速度快,而在这时,便听河水对岸发出喊杀声,马蹄雷动,无数的羽箭射来。
蕃兵大吼:“中伏了!”“有埋伏!”一部分人狠心往河对面冲,一部分人勒马后退,又有人顺着河岸往上游或下游跑,总之都没了号令,只凭着本能或者跟着前面的人跑。
唐军分出四路,在后面呼喝追杀,射死了不少人,而被追上的都已心寒胆丧,才交手就被唐骑杀落马下。
这时天色渐亮,奔逃中的吐蕃军都有意识的往东南方向跑,又有吐蕃兵看见了主将的旗帜,纷纷往那边靠去,渐渐汇成一万多人的队伍。但往东南逃出十多里,便遭到侧翼杀出的一支唐军伏袭,吐蕃主将不敢恋战,留了三千骑阻截,率领大队往前逃去,逃出四五里又杀出一股伏兵……一路杀得吐蕃兵人心惶惶,提心吊胆,直到接近王庭时才缓下气来。
此时天光已大亮,吐蕃主将一整人马,竟然只有七千多骑了,留在后方阻截唐军的有六千多骑,恐怕是回不来了,那些散逃的吐蕃兵不知道能回来多少。
吐蕃主将只觉眼前阵阵发黑,不知回去如何交待。
此战唐军大胜。
亡吐蕃军一万一千骑,俘八千骑,缴获战马两万多匹,牛羊八千,羽箭十数万支,兵戈器甲无数。两日战功并计,四军将士皆有封赏。wx.l萧琰因昨日之战被曹元度报了首功,今日再累功,数转之下又升了一小阶,授从七品中翊麾副尉。
青唐军经过这前后两次大战,共损亡三万多人,更糟糕的是,士气受到严重打击,在短时间内,都没法向唐军发起进攻了。
而青唐军前次大败后,消息被鹰探传到逻些,逻些王廷已经发兵德庆,八万大军围攻,没有让城内的青唐军和城外牧区的部民走脱一人,报信的飞鹰也被逻些军的神射手射下,以致青唐王庭至今没收到德庆已失的消息。
而这次青唐军被唐军袭营大败,飞鹰将消息传到逻些,王廷立刻下达北征出兵令,德庆的八万大军向北开拔,收复扎玛牧区、当雄军镇。
当雄军镇是蕃北和蕃南的分界线,雄伟的念青唐古拉山脉从当雄军镇北面穿过,绵延向东,山南为蕃南,山北为蕃北。当雄军镇就位于山南的山口,是青唐往蕃南的第一关。山北的山口设有白仓隘,由青唐军驻守。逻些军收复当雄后,便越过山口,攻下白仓关隘,进入青唐,挥军攻打纳木措。
纳木措距离那曲四百五十里,南面和东面是皑皑雪山,北面是高原丘陵,围着钵教的神湖纳木措,在这座湖泊的周围是一望无际的高山草甸,因为地势相对低,形成了一个适宜放牧的谷地草原,属于羌塘草原的南部,也是一个优良牧场,湖水四方有八千帐青唐部民,湖东还建有一座佛寺,名扎伦寺。青唐王格桑达玛在之前的征兵中,并没有征召纳木措的部族北上抵抗唐军,并有吐蕃僧门高手驻在扎伦寺中,就是作为后路防守。
但这十多里,便遭到侧翼杀出的一支唐军伏袭,吐蕃主将不敢恋战,留了三千骑阻截,率领大队往前逃去,逃出四五里又杀出一股伏兵……一路杀得吐蕃兵人心惶惶,提心吊胆,直到接近王庭时才缓下气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