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章 规以成则第1/3段
最新网址:www.wx.l</p>萧琰骑马回萧府时还忍不住好笑。[hom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wщw.更新好快。
她的那两位哥哥,今天真是受打击大了:一个没了明月皎皎松风出尘的仙人貌;一个冰雕脸庞咔嚓嚓裂,就像钧州新出的冰裂纹盏。
她觉得母亲没告诉他们还有个妹妹,就是想看他俩的乐子。想她昨日从母亲那得知还有两个哥哥时,那吃惊的表情也愉悦了母亲。她倒没责怪李毓祯没跟她透这风,想必她认为由母亲告诉自己是最好的……萧琰也觉得应该如此。
车马辘辘出了安兴坊,大街对面就是永兴坊,车马沿着这条安永街往北,行出街头进入通化大街,折西就是永兴坊的北坊墙。
众人回了萧府,萧琰和三位堂兄都随着萧晀去主院,在暖阁落座后,三位堂兄便依序禀报和几位裴氏子弟在裴府的‘交’谈,每人对他们的观感等等。萧晀再一一做出评点。直到此时,去裴府的拜访才算真正的结束了。想必裴府也在做同样的事。萧琰心想,一个持续不衰的世家,便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教育子弟成长。而这些种种细微的规矩,一起构成了世家的准则,让它如同河流般前进。正如十四叔萧昕在经道堂说的:“世家的腐坏,必是先腐于细节,正如大堤溃于蚁‘穴’一样。……维系世家的传统,就是维护那些有益传承的种种规矩。”
种种规矩,便成准则……
规矩,准则……
萧琰和萧缣同路回去,脑子里还萦绕着“规矩,准则,规则”,总觉得自己抓到了什么,连萧缣跟她说话都没听见,突然一个驻步,“嗖”的旋身而起,跃入正经过的荷池中,足尖踏在枯败的荷叶上身形如风,出刀,一身轻裘大氅宛若仙鹤起舞般在池中翩跹。
萧缣看得目瞪口呆,片刻,拍了一下脑‘门’,向天翻个白眼,“真是受够了。”明明天赋已经甩人一大截了还要时不时来个领悟,让他们这些只能打打养生拳的堂兄怎么过活?萧缣果断决定下次行酒令要罚十七做个五六七八首诗,然后戳她一脸血。他心里‘阴’笑两声,甩甩大袖,飘飘然走了。
萧琰只觉自己像一阵风,不,她已经是风,秋水刀在她手中与风共鸣,她的足下踏着残荷,却没有感觉到自己的重量,这一刻,她就是风。
自从吐蕃红山之战后,她就时不时的在想,李毓祯究竟是怎么做到五行化锐金的?在吐蕃王宫时,她顿悟进入冥想,曾经隐约碰触到那层规则,却终究如雾里看‘花’,没有看得清楚。她倒没有沮丧,能隐隐约约的触‘摸’到一点,已经是机缘了。至后上了萧山,她在讲武塔中看萧氏诸位前辈的笔记,又有数次感悟,这般累积下来,便有今日的感悟仿佛突然触‘摸’到一个旋钮,机关“咔”一下打开,‘露’出了‘门’道。
天地万物皆由五行生,而五行来自于什么?五行来自于“一”,这个“一”曰太极,一生二,太极生两仪,二生三,三生万物,“二”即‘阴’阳,‘阴’阳转化五行,即成天地万物。武道修炼内元,这内元就是天地元气,金木水火土五行。人的身体也是五行构成,五脏六腑,各属金木水火土五‘性’,人之寿元,也因这五行而生。一旦哪个属‘性’的脏器衰弱,就破坏了五行相生,带来的是整个生命的衰老,直至死亡。
萧迟告诉萧琰,武道修行之终极,就是追求生生不息。
但何以生生不息?
道‘门’、佛‘门’、墨家,各有各的理解。
以萧琰修炼的功法来讲,还是脱臼于道家,讲的是五行平衡,互生转化,从而生生不息——譬如武道讲‘精’血同源,这就是因为肝藏血,肾生‘精’,而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之缘故,若肾‘精’不强,则肝血就弱。所以,道家功法,实际就是修五行,五行各强,且平衡,则生生不息。
但墨家独辟蹊径,认为五行固然相生,但也相克,倒不如回归到“一”,故创剑道,专修锐金之气。所以剑道很强,因为金的攻击力本身就是五行中最强的,而且五行合一,等于攻击力叠加了五倍;但剑道也因此而凶险,一旦淬体跟不上,身体就会因为锐金之气太强而承不住,爆裂而亡,是故剑道宗师远少于修五行功法的宗师。
所以萧琰想体会五行化一是很难的,因为她修的不是剑道。
她修的是五行元力,因平衡相生,而生生不息。
但是,天地五行都是大道本源的一种分支,而‘混’沌的那个“一”才是本源的真正力量。如果说五死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