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章 袭杀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wx.l</p>魏重润在长治朝很有名。-.79xs.-

  绝对是寒‘门’奋斗的传奇。

  他两岁丧父,随母亲改嫁去陈家,但在继父家备受虐待,被母亲含泪送入道观寄住,过得十分艰苦,曾经有三年时间早晚二顿都是一碗稀粥度日。但就在这种艰苦中,他读书有成,二十五岁考中进士。二十八岁又以在职官考中秀才科秀士。三十八岁为吏部左卿。四十二岁授尚书左仆‘射’,次年加“同书‘门’下平章事”,入政事堂为副宰相。四十六岁拜尚书令,自此稳踞宰相之位十一年至今。

  这是很不容易的。

  尽管自世宗文皇帝改革科举后,寒‘门’子弟通过科举入仕的越来越多,但是,世家在教育资源上天然占着优势,这使世家出人才的比例远远高于寒‘门’,而世家子弟在见识、眼光、大局观等方面都更胜寒‘门’子弟,所以能走上高位的多是世家人才。寒‘门’当然也有俊彦人才,但会读书的不等于会做官,有才能的也不一定坐得稳官位。官位越往上,就不仅仅是需要学识、才能,更需要胆识、魄力、坚忍不拔的心‘性’和处事手段等,就算有皇帝的支持,也必须靠自己才能坐稳位置,否则,单是世家设的圈套陷阱,就能让寒‘门’高官一着不慎就跌落进去,万劫不复。更遑论尚书、中书、‘门’下宰相这种为臣之极的位置了。但魏重润不仅以寒‘门’出身做到尚书令,而且还稳稳当当坐了十一年,并且将继续坐下去。

  萧琰听父亲赞过魏重润,说他是“当世人杰”——不是人才,是人杰。

  所以,她从目瞪口呆中回过神来,浮上来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安平母亲的眼光真是好!

  魏重润不仅是人杰,还是难得的好男人——身居一品高位,没有一个‘侍’妾婢妾,与侯大娘子成亲三十年,专情始终如一。

  如果列个大唐好丈夫的排行榜,魏相公绝对能列第二——萧琰‘私’心觉得,裴驸马是榜首。

  不过,这年龄好像不对,“阿娘,魏相应该比安平母亲大个七八、九岁吧?”

  魏重润那时应该已经娶妻了吧?

  李翊浵悠悠一叹,“阿姊遇上魏重润时,他还没有成亲,太穷,没钱娶妻;不过,也差不多了。——这就是个相逢恨晚的故事。”

  魏重润在京中寓居三年,就近苦读,才考中进士,但长安居大不易,若无当时的七艺居“琴绝”侯大娘子的资助,这位贫寒的青年根本无法支撑得起京中的学习和生活。

  当安平公主相遇魏重润时,这位品‘性’坚忍、才智出众的青年已经与侯大娘子订立了白首之盟,只等考中进士就迎娶佳人。安平公主又做不出强抢男人这种事——大唐公主中不乏这种强横的,别说只有婚约,就是已经结婚生子的,都能让原配和离了;若那男人是攀附权势的,立即让原配“病逝”的都有。[wx.l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无弹窗,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

  但魏重润明确的拒绝了安平公主,说自己“心有所属,此生不负”。安平公主喜欢魏重润,是因他的才华、品‘性’,在知道他与侯大娘子之事后,只能惘然叹息“相见恨晚”,却没有强迫的意思,魏重润若真个负恩毁诺,她反倒看不上他了。

  而魏重润的不负情义也让安平公主对他难以忘情,心中断定以魏重润的大才,迟早会列于朝堂中枢,与其将来同处帝京相见却不可得的痛苦,倒不如远远的嫁了京外。

  安平公主觉得她与萧昡正好凑一堆,都是心有所属而不可得。她不愿意祸害一个男人,也不愿意勉强自己喜欢别的男人,这世上不再有第二个魏重润。‘女’人心若死了会很绝情,但遇上对的男人,却往往痴情。

  男人以为‘女’人心‘性’易变,却不知‘女’人一旦固执起来,就是吃了秤砣铁了心,比男人固执起来更要命,甚至不可理喻。安平公主是这样的‘性’子,李配和离了;若那男人是攀附权势的,立即让原配“病逝”的都有。[wx.l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无弹窗,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