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章 任命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wx.l</p>五月,广州已经是炎夏。-.79xs.-巳初时分,一天炎热的时刻刚开始,衙‘门’内就有蝉鸣响起了。但在刚刚经历震灾后的城市,这些鸣蝉知了知了的叫着,不仅没有给人炎炎夏日的烦躁感,反而有种震后余生的鲜活感。

  李毓祯便住在刺史衙‘门’内。

  地方衙‘门’都是前衙后院的格局,前衙办公,后院住宅,广州刺史府也一样。但虞廷芳不是寒‘门’小户出身的官员,也不是寻常官宦家庭出身,而是一位乙姓世家的家主,完全有实力在广州城内购置大宅置府第,不需要安置家眷住衙‘门’后宅,便将这处官邸被他修整成了园林亭轩,用来接待同僚和上官,李毓祯就住在风景最佳的“碧桐水月”,因一面临半月池、三面围绿桐而名。

  后衙园宅经过地震但损失不大,因为距离震中远且建筑坚固,地面没有开裂,屋廊院墙也没有垮塌,只是屋瓦被震落了一大片,清理重盖后基本恢复了原样,院子里的两排油桐树除了被乌瓦震下来砸断了一些枝条外,依然枝繁叶茂,前几日又落了场雷阵雨,将树叶冲得干干净净,绽出翠绿‘色’的光泽,“知了——知了——”的声音便从这葱郁的绿‘色’中鸣叫出来。

  晋王很有兴致的从‘侍’卫手中拿过粘杆寻树粘蝉玩儿,粘着了却又内力一震,将那蝉放了,接着又粘……

  正在书房沏茶的临川郡王表情有些无语,手上动作却没凝滞,继续冲泡他的功夫茶。这是从岭南佛寺禅院兴起的“禅茶”,近几年已经流行于南方世家,临川郡王和‘潮’山禅院的晓月禅师‘交’好,学得了这种“费功夫”的茶道,浸‘淫’一年,已经有道的韵味。

  李毓祯没有欣赏临川郡王的茶道,坐在书案后看着一份朝报,身上穿着正式的公服,一袭紫‘色’六窠团龙袍,紫绫圆领下‘露’出雪白的夏布中单,‘交’叠衣领整齐,没有一丝褶痕,紫服白单相配更衬得她肤白如‘玉’,‘玉’冠下的头发却是乌黑如鸦羽,两弯眉‘毛’也是齐而浓黑,眉下幽凉的眼眸凝注,显‘露’出沉思。

  她正看着的是控鹤卫刚递来的最新朝报。按正常渠道,即:从‘门’下省都进奏院抄发各道进奏院、再下发各道的流程,算上路程,广州官员大概要六天后才能接到这份朝报。

  这是朝廷四天前颁下的官员任命。

  李毓祯目光停留在“纪端彦”这三字上。

  礼部左卿纪端彦迁吏部右卿。

  她眸中有光闪过。

  纪端彦是丹阳纪氏的家主。

  在甲姓世家中,丹阳纪氏属于低调派。说低调也不准确,因为甲姓再低调也没法低调,三代不出一位一品官,就要降为乙姓,在官场上争位,怎么低调得起来?而丹阳纪氏的低调在于从不争宰相位,这在世家和寒‘门’官仕中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和兰陵萧氏又不同——萧氏是不得为宰相,世袭梁国公与河西大都督,家族子弟做到正四品文官就是封顶。

  而不争宰相位的丹阳纪氏却一直稳健的保持了甲姓世家的中游位置,这是很不简单的——他们每一代总有出‘色’子弟担任六部长贰官或寺监长官这种宰相之下的权重官,并有政治建树,这维系了丹阳纪氏在官场的恒久影响力,也证明了这个世家的底蕴和实力。

  因为不争宰相,丹阳纪氏在甲姓世家中的“人缘”极好。因大唐宰相位最尊,权最重,见亲王国公主不需行礼,朝殿站位也在亲王国公主之前,除军事外,政事只出三省而不‘私’决于皇帝,大唐哪个官员不想做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秉政当国?因纪氏不争宰相,世家们当然‘交’好,并愿意腾出一个“骨干权重官”给纪氏作为补偿。当然,这种“不争的补偿”也取决于纪氏子弟的能力,没有相应衬的实力,只凭“补偿”是上不了位的。<调,三代不出一位一品官,就要降为乙姓,在官场上争位,怎么低调得起来?而丹阳纪氏的低调在于从不争宰相位,这在世家和寒‘门’官仕中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和兰陵萧氏又不同——萧氏是不得为宰相,世袭梁国公与河西大都督,家族子弟做到正四品文官就是封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