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第四二一章 有意思第2/4段
萧桥也看不见,只听见急驰的马蹄声不由回头,便见一辆马车张扬驰过。虽说大道宽阔,双方相距足有二十多丈,但敏锐的青年就是觉得那辆马车是冲着他们——去意不善。
他转脸问:“怎么?”
直觉对方是冲十七姊而来。
那马车和车夫一看就是大食人。
萧琰一笑道:“无事。路过而已。”
路过下战书而已。
“我们继续。”她眸色平和的说道。
萧桥狐疑的看她一眼,转过头去,轻抚马鬃眸光闪烁,呵呵道:“继续。”
十七姊说路过那就是路过。
……
邻近环形大道的一栋红砖尖顶楼的书铺内,缓步行在书架间的白裙女子纤细的手指停留在书册上,碧蓝的眸光似穿过红砖楼的墙壁看向天空,眉毛微微一挑,红唇轻扬,带着些病弱的声音说了句“有意思”。抽了一部书出来,眸光却还是望着外面,过了一会,又低笑一声“有意思”,道:“阿瑟尔,你说,我们要不要也去‘路过’一下。”
一直跟随着的剑士装束的男子板正着脸,声音也是板正的,“您正在疗伤致休期。”
就不要乱来了。
女子有些不甘心,“致休也可以偶遇嘛。”
男子一声不吭,表露不赞同。
女子又看了外面一眼,“哎”一声,低笑,“好吧,等以后有机会。”
男子眉一紧,可别有什么“机会”。
至高神在上,您就别惹事了。
……
“昔年道尊老子——”
萧琰的目光斜过对面步行街矗立的一栋红砖尖顶楼,和书架间那道散漫的碧蓝眸子相视一瞬,平静的收回目光,接着之前被马车打断的话说下去:“著《道德经》传道人间,何以名‘道德’?”
老子著经为什么取名道德呢?
人间说道德就是由此而起。以前只说德,说一个人“无德”就是最厉害的批判了;《道德经》面世后,人们就常说“道德”,和“德”是一个意思。
萧琰说:“德以载道。”
道要以德为载,才有根不会虚浮。道是广厚的,宽广浑厚,如天地,而人欲之狭薄,难以载道。
萧琰的意思是,你纵然整个人族的立场上,为人族谋利,不是为了个人的私欲,然与天地的广厚相比,人只天地一物,以人欲而毁地,那也是私欲,是人族的私欲。欲不载道,唯厚德载物。以欲前行,能行多久呢?“远古文明何等辉煌,远古巫族何等强大,但文明和强大都毁灭了,这就是欲不载道,人族就是被自己的欲给毁灭了。”
上古巫族痛定思痛,伏羲将天地之理和毁灭之理都画入易中。
“周文王悲悯天下而得道,悟出易中真义,演《周易》解易曰:坤,厚德载物。万物存方有世界,世界不是为人这一物存。”
萧琰转目看着萧桥,“人毁地,灭大地万物,就是违道,无德不载,终会自毁。远古巫族就是教训。”
载道的德是什么呢?萧琰认为,有情有义即德。义非正义,而是一个人行事的原则。无情的人未必无义,心里有底线,那也是德。
萧琰说:“大地为母,是人族的底线。远古大巫如果心里存着这个底线,大地就不会打成洪荒,巫族也不会衰落、消亡,人族文明也不会覆灭。”
萧琰知道,人性有善也有恶,而人欲也是人性,不可剔除,但,“人还能称为人,就是把握住了底线。人族也要把握自己的底线。”
萧桥沉思着,眼中光芒忽明忽暗,面庞映着日光却始终明朗没有阴霾。良久,他点了下头,跟着又摇了下头。
他左手拍了下膝盖,唉声道:“十七姊说的对,我之前是想岔了。大地广厚,哺育人族无私,我不能因为忧患云端对人间的威胁,就只顾及人族的高展,而不顾对大地的损害。这即十七姊说的,失去底线。”
他又拍了下膝盖,“但我觉得,巫族灭亡的根源在于力。没有力,有欲也枉然。正因为个人有了极端的力量,认为能天能地了以德为载,才有根不会虚浮。道是广厚的,宽广浑厚,如天地,而人欲之狭薄,难以载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