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女儿】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从生活作风看,脏唐臭汉名副其实。个人修养方面,隋炀帝精通文学和音律,一首春江花月夜流传千古。

  虽然这些都被唐人污蔑为淫辞**,作为亡国之君的佐证。而李世民凭喝高了之后吹几个曲跳几下舞的才华实在是比不得隋炀帝。

  而且杨广因为自己好学,所以重视科学和教育,在位期间,中国的地理学和水利学有了重大发展,中国的地方志开始成系统编写。

  中断多年的中央藏书就是在他手中恢复发展并确定了制度,直到明清。最重要的是他创立了科举制这一当时世界最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使得下层群众有了一个奋斗的目标和机会。

  科举制今天仍在影响着我们得生活。顺便多说几句,有人说废除高考,我觉得这种人毫无见识,依照中国今天的腐败程度,没有一个比高考更公平的制度了。有人说有人学习不好也上了好大学。

  我只能说毕竟学习好的也上了啊。如果废除了高考,恐怕人北清师都是冠盖之后了。从军事上,隋炀帝虽然作为统帅平了江南,统一了中国,这场战争他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象征意义,因为隋文帝不信任自己的大将,只好让儿子做最高司令官。

  后来他又亲自西巡灭了吐谷浑,恢复了丝绸之路的辉煌。但是三征高丽的失败却说明他虽然比一般的皇帝军事水平高点但不具备过人的军事素养,更比不上号称古往今来最会打仗帝王之一的李世民。

  最后我要单拿出来说的就是京杭大运河,人说隋亡有三,征高丽,大运河,还有下江都。但大运河可以说是隋炀帝最具有战略眼光的一个工程,但是连年的劳役,加上下江都的奢侈,成为压倒大隋的最后一根稻草。

  让大运河最后成为了一个罪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这反应出有时候有超越时代的眼光并不是一件好事。上面的这些例子说明了隋炀帝是一位有着汪洋恣意思想的帝王。他对待爱情对待艺术甚至对待政治都有着一种浪漫主义的色彩。

  他追求完美,想做一个史上最伟大最全面的帝王,甚至达到了一种病态的浮夸。

  有人说你把隋炀帝说的这么好,那为什么他亡国了呢?这里面的原因很多,隋炀帝作为帝王当然要负主要责任。

  当时的客观现实是,隋朝虽然已经统一了一段时间,但是人心依旧不稳,王侯将相看惯了南北朝的篡弑乱象各怀心思,士族不甘心因为科举退出历史舞台,而老百姓刚刚经历了乱世盼望平稳,加上民族矛盾,陈国的复国势力可以说政治局面十分复杂。

  但是隋炀帝这位浪漫主义者看不到深藏在水下的暗流,他想当然的以为天下太平,没有安内就想攘外,三征高丽,隋军精锐损失殆尽,天下黎民怨声载道,这些都导致了隋末的大崩溃。

  十八路反王,这样的王朝还能继续下去么!翟让这种农民反了,李渊这种贵戚反了,萧铣这种南朝余孽反了,刘武周这种地方豪强反了……甚至最后他的亲卫也反了……而从个人角度来看,隋炀帝也缺少历史上雄主特有的那种坚韧的作风,他虽然残酷但是他不坚韧,在面对复杂局面的时候这个完美主义者退缩了,他缩在江都醉生梦死,感叹大好头颅谁人拿去。没有积极面对不利的环境,最后导致隋朝彻底的失败。

  相比于他,李世民这位曾经跪伏在他脚下的臣子却聪明的多,与民生息的同时屠戮功臣贵戚(李世民也干了不少鸟尽弓藏的事),打击各种势力,稳固了江山。

  可以说隋炀帝是多做多错的典型,治大国如烹小鲜,隋炀帝却想一蹴而就,失败也就在所难免。

  历史上二世而亡的大一统王朝只有秦和隋,他们刚刚完成横扫天下的任务就倒在了内部倾轧的斗争中。

  而本应成为隋武帝的杨广最后得了隋炀帝的名号,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性格决定命运的典型。

  我写这本书目的是想还原一个真实的隋炀帝,不是说一个人政治上的失败这个人就一无是处,比如林元帅。也不应该有了点钱就到处咋欢儿,比如苏联打阿富汗。

  动不动就要灭了日本灭了印度灭了美国的这种想法只是想法就好了,千万别付诸实践。最后用皮日休的一首诗作为本章的结束吧:万艘龙舸绿丛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