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圣人】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当然,实战中还有赶来的南徐州(今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县)刺史宇文弼,二人兵合一处,在漳口(今湖北省安陆县境,漳水入处)追了上来。

  看来没有牛人元办不到的,只有这樊毅想不到的,跑是跑不了啦,那只有开打,一天连打三仗,牛人元三战三胜,这种情况应该不叫打仗,而是一边倒的起哄。

  这樊毅看来不想和这种见了有仗可打就抽疯的人,一般见识,退进甑山镇城墙后暂避一阵。

  而这里是司马消难所占的地盘,想来樊毅喘下一囗气来,会说没想到这接收的肥差,会变得如此惊险,二人见面,都不好再说什么。

  司马消难出师不利,一件想好的事被搞成这样,前途未卦啊。

  然而,上面只是局部情况,还有同样是来自身后的,西南方向的战况。

  在接到尉迟迥要求起兵响应的文书后,四川省军政一把手王谦,让司录贺若昂,到京都朝廷去送奏章。

  这司录也就是省政府秘书,所谓送奏章,也不过是日常公文,目的是打探在尉迟迥已弄出如此这般的动静后,朝野上下,有什么反应,下一步会怎么办。

  贺秘书打探得一番虚实后,从京都回来,把所闻所见也如此这般地向王老板描述了一通,王省长也就再也坐不住了。

  说起我王某人,世受皇恩,这是不假,将图匡复,也就是因为杨坚当政,朝廷这栋大房子已倾斜,该出手时不出手,这是不对的。虽然他杨坚还未篡改,但有可能篡位,所以要“清君侧”。

  王省长的话是不是这样说的,不知道,但意思应该差不多。

  战前动员,从古至今,都必不可少。

  但做这样的决定,并不是听了贺秘书的汇报,就拍案而起,起兵为国尽忠的。

  因为杨坚还是走在了前面。

  杨坚是早在6月,就任命得力干才梁睿,为益州总管的。

  梁睿前来赴任,是在一个月以后。

  要是再等新省长人到了,一切都晚了。

  下台省长王谦,从一开始,就没有把起不起兵,起兵后又该如何等事,先想好。

  因为身逢乱世,不当兵打仗,是做不了官的,所以曾以跟随高祖周武帝从军,力战过好几次,做了这封疆大吏,搞地方政治,还是蛮在行的,但要说打仗,从专业角度上讲,还是难挡大风大浪的。

  这种时候,也有人会私底下说,他不过是沾了老子的光,才当了这样的高官,军事上还是不行。

  他当初设想的是,起兵后以蜀地的艰险,进可以立功,退可以自守,这个想法,现在看来,有些不靠谱。

  这新来的省长,是位能打的猛人,而身边这些人,多是无用的。没办法,那是一个职业军人吃香的年代。

  省政府秘书长,总管长史乙弗虔,还有成都军区司令,益州刺史达奚惎,是身边仅有的可以商量些事的人。

  他们也曾经建议,要最好就是据险观变,这话其实不用说,因为就在下台省长王谦看来,他们也拿不出什么象样的玩意。

  据险,具体怎么据,观变,又如何观?说来容易,做起来难。

  大概乙弗虔和达奚惎这二位,也许就在此时,见领头要反的人,这样气短,心中就有了另外的想法。

  而那位隆州(四川阆中一带)刺史高阿那肱,做为响应起兵的积极分子,还为王谦大人谋划了三策,上策是由你王大人亲率精锐,直指散关(陕西省宝鸡市)。

  散关为关中四塞之一,也就是有名的陈仓道,因路北端出入山口处,为秦汉的陈仓县(今宝鸡市东)得名。

  此处扼守南北相通的要道,高阿那肱劝王大人先抢占此要道,即绕过汉中,直下长安,与三国魏延向孔明诸葛所献之计,即从汉中通向关中的小道子午谷进兵,拿下长安,有些雷同。

  且这高阿那肱还附加了其它理由,说是这蜀人都知道你王省长为国除奸,必然会拥护且出力,这是恭维话,但下台省长愿意听,因为他搞地方治理,还是有一套的。

  那么中策呢?当然有其一,必有其二,首长愿意听的话,那就继续讲。

  中策就是出兵梁州和汉中(二者相邻),占了此处要害之处,就可以取天下。

  事实证明,新省长也是在汉中下马的,要是早一步的话,梁某人这新官是当不成以曾以跟随高祖周武帝从军,力战过好几次,做了这封疆大吏,搞地方政治,还是蛮在行的,但要说打仗,从专业角度上讲,还是难挡大风大浪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