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袭击】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宇文泰不光嘴上说,而且身体力行,对于贪污不法行为,他掌握的原则是从严从快绝不姑息,他的娘舅表弟秦州刺史王超世骄横霸道,贪污受贿,宇文泰毫不客气地奏请朝廷将其赐死。宇文泰六亲不认的作风震慑了西魏官场,西魏政治开始走向清明。

  相比较而言,东魏官场要黑暗得多,高官权贵们贪污受贿已经成为潜规则,不贪不受的人凤毛麟角,对此高欢不是不清楚就是没办法,大家跟着自己风里来雨里去过着刀头上舔血的日子,不能管得太严,逼得太紧他们就该叛逃了,反正三家公司都在招人,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高欢有高欢的难处,但以高欢的精明他自然知道政以贿成的结局,所以他一直在寻找时机,很多事时机选择正确就能事半功倍,否则就会功败垂成。两魏的宣传战一刻也没有停过,谁是正宗是个很重要的问题,美化自己弄臭对手是宣传工作的基调,魏文帝下诏罗列了高欢的二十项大罪,声言要御驾亲征,跟宇文丞相一起扫除奸臣。

  高欢也不示弱,发出檄书,称宇文黑獭、斛斯椿为乱臣贼子,声言将分命诸将,领军百万,刻期西讨,将盘踞关中的军阀割据予以消灭。双方都是嘴上硬,暂时还没有实质性的行动,高欢忙着巩固南北边防和收拾国内异己分子,至于宇文泰,以西魏目前的国力,更不具备大举东征的可能。

  但是,高欢从来没有忘记宇文黑獭,宇文黑獭也从来没有忘记过高欢。他们说:我们一直准备着。大魏分家后,江南的梁国大举北伐。凡心未泯的佛门天子萧衍一直在关注北方局势的变化。

  当年陈庆之北伐。以数千之众直捣贼巢,若非后援不继,把索虏赶回塞外也不是没有可能,可惜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机会错失了很难再找回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萧衍的心渐渐静下来,可就在此时太史报告天象有变,“荧惑入南斗,天子下殿走”,为了破解,老皇帝赤着脚丫子在皇宫大院里走了一圈。但随后收集的情报显示老皇帝的做法纯属自作多情,天象暗示的是北魏皇帝元修离家出走,“虏也上应天象?”

  老皇帝很郁闷。紧接著,魏大丞相高欢扶宗室元善见上位,大魏一分为二。整个北方乱作一团,萧衍静修的心再次乱了,心动了,想要浑水摸鱼继续复制元颢故事,好在流落江南的北魏宗室不少,于是以北魏降将元庆和为镇北将军、魏王,开始了新一轮的北伐,同时命魏梁边境各州向北推进。

  不过。陈庆之只有一个,元颢也具有唯一性,元庆和的影响力跟元颢不是一个档次。至于战斗力更是连给陈庆之提鞋也不够资格,这个人的特点就是好说大话却胆小怕事。

  元庆和自公元534年冬十月出兵,两个月后攻克濑乡,转年正月司州刺史陈庆之攻打豫州为东魏大将尧雄所破,元庆和就此逗留不前,一直到四月份去打城父。东魏大将窦泰率三万人救援。元庆和转而进逼南兖州,东魏洛州刺史韩贤率部迎战。元庆和打不过又跑了。

  到了六月份,元庆和又去打南顿。又被尧雄所破。至此,元庆和彻底沦为挨打将军,垂头丧气地带领残兵败将返回了江南。忙活一大遭劳而无功,元庆和很郁闷。

  然而,更郁闷事的还在后边,当他风尘仆仆回到建康后,又遭到一向以菩萨心自居的佛门天子一顿数落,骂他言同百舌,胆若鼷鼠。

  元庆和退走后,梁军其他各部仍继续骚扰边境,一直到十一月份,随着陈庆之、柳仲礼这些公认的南朝名将的失利,持续了一年多的北伐才渐近尾声。

  不过,萧衍老实了,高欢却不乐意了,不久他就派侯景南征破梁楚州,江南震骇,关键时刻陈庆之出手算是挡住了侯景的攻势,之后萧衍又做了一次劳而无功的努力,萧衍的统一梦想终于被打碎,梁国和东魏双方罢战讲和。

  开始了新一轮的睦邻友好往来。梁军东路进攻失利,西路战果辉煌,西魏所属的东益州、梁州先后纳入梁国版图,宇文泰心有不甘,派董绍带兵收复失地,又被梁将兰钦所破,兰钦乘胜追击一直打到斜谷,在东魏的威胁没有消除之前宇文泰不愿意与梁国全面开战,只好忍痛割爱献上两千匹战马请和,兰钦退走。
<在此时太史报告天象有变,“荧惑入南斗,天子下殿走”,为了破解,老皇帝赤着脚丫子在皇宫大院里走了一圈。但随后收集的情报显示老皇帝的做法纯属自作多情,天象暗示的是北魏皇帝元修离家出走,“虏也上应天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