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叶归根】第3/3段
七兵尚书、陈郡王元玄王等人经过一番讨论,最后呈上一份评估报告,报告上说独孤如愿作为边将丧师辱国,国家的刑法自然不能偏废。
但斩杀贼将辛篡,论功当赏。孤军千里,没有后援,敌众我寡。不肯投贼而奔梁,情有可原。所以我们的意见是戴罪立功,官复原职。“照准!”魏文帝一锤定音。独孤如愿没有被追究责任,不但原来加封的使持节、仪同三司、浮阳郡公不变,而且转骠骑大将军,加侍中、开府,官升一级。
从宇文泰对独孤如愿的态度看,两人的感情已经远非昔日之甜蜜可言。独孤如愿回来,一定事先得到了承诺。加上老上级贺拔胜的关系,似乎不应如此曲折。随独孤如愿归来的杨忠、宇文虬各有际遇。
宇文泰见杨忠身长七尺八寸。美须髯,状貌魁伟,仪表不凡,登时心生喜欢,便从独孤如愿身边将他调到自己帐下听用。宇文虬仍然追随在独孤如愿左右,朝廷追录前功进爵为公,将来,两人都有一番不俗的表现。杨忠没有辜负宇文泰的期望,不久便大大出了一次风头。
杨忠随宇文泰在龙门狩猎,一只猛虎突然从草丛中窜出,杨忠的战马受惊将他掀翻在地,弓矢丢在一旁,猛虎呼啸着冲向杨忠,杨忠已经来不及拔佩刀,说时迟那时快,杨忠猛然跃起徒手同猛虎展开了肉搏,在众人一片惊呼中,争斗已经分出了结果,只见杨忠左手夹住虎腰,右手硬生生将虎舌拔出,老虎口中喷出一股鲜血,身子软绵绵地倒在地上,这一幕让旁观者看得心惊肉跳。
宇文泰也为杨忠的勇猛所折服:奴奴才是真正的“揜于”。老虎别称揜于,从此杨忠改字为“揜于”。
离开独孤如愿单飞的杨忠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他的传奇才刚刚开始。大统二年对于宇文泰而言是倍感艰难的一年,关西本来就人口稀少土地贫瘠,偏偏老天也来凑热闹,这一年大旱少雨粮食歉收。
一直到腊月还看不到冬雪的影子,旱情仍然没有缓解的迹象,如果持续下去,明年的年景还是问题,挨到年底很多人家已经断粮,到处都传出饿死人的消息,民间有的地方已经开始易子而食。
宇文泰正为关中大饥的事闹心,偏偏这个时候,边疆急报:东魏大举进犯,东魏大丞相高欢亲自带队,兵分三路,分别向华州、潼关、上洛方向进军。高欢都督东军主力过龙门屯兵蒲坂,东魏京畿大都督窦泰率精骑万人杀向潼关一线,司徒高敖曹率河南诸军出武关向上洛方向进军。
对于高敖曹一路,宇文泰倒不怎么担心,虽然经上洛过蓝田可以直抵长安,但这条路很难走,纵使绵延不断的崇山峻岭挡不住东军,山间那些拥有部曲的巴人地方割据武装也会不断找高敖曹的麻烦,巴人土豪大抵骁勇善战,又多亲西魏,够高敖曹头疼的。
而且,驻守上洛的洛州刺史泉企为当地豪强,父子三人皆骁勇善战,泉家在当地根基牢靠,群众基础广,部曲清一色巴人勇士,跟高敖曹的汉军有的一拼。
当年董绍曾经要带瞎巴三千平定萧宝夤的叛乱,这支所谓的瞎巴就是泉企的部曲。窦泰一路呢?不可否认,窦泰为高欢帐下一等一的猛将,高欢信都起义后的第一战就是窦泰献上离间计瓦解了尔朱兆的联军。
窦泰自千里奔袭尔朱兆后声威大震,接下来的几年一直吉星高照,无论平叛还是征讨几乎没有失败的经历,所以这次攻打潼关也抱有志在必得之势,潼关一破长安即无险可守。潼关有山河天险,窦泰也不会那么容易得手。
高欢的东魏军主力在蒲津,渡过河就是华州,华州有老熊王罴在那守着,不过,华州切不断西去的道路,根本挡不住高欢西行的步伐,从表面上看,这一路最为凶险。不过,虽然时近年关,天气去不如往年寒冷,黄河冰层结得不厚,高欢的重甲骑兵和粮草辎重根本无法越过冰面直接渡河,所以高欢要过河只能有一个法子:造桥。
但是,高欢弄这么大的动静,他的主攻方向到底在哪里?宇文泰顿军广阳,严密监视着高欢的动静。前线传来急报,窦泰袭破西弘农,行台郭琰败走洛州,潼关的前沿阵地善渚谷失守,戍守兵卒全军覆没,守将阳猛单身逃脱。
阳猛出身上洛豪族,孝武帝西迁时率部曲增援潼关,后高欢进攻,潼关失守,阳猛率部曲退守善渚谷,在这里修筑营栅,收容亲皇帝的义徒,长安方面为他加官征东将军、扬州刺史、大都督。
西弘农、善渚谷的防守本就薄弱,对于两处失陷,宇文泰并没有感到太意外。宇文泰知道阳猛的群众基础好,所以不但没有加罪,而且拨给他一千兵卒在牛尾堡驻守,继续伺机增援潼关。
这一年的除夕和元日东西两军的将士们都在军中辞旧迎新,由于担心敌人偷袭都加强了戒备,喜庆中多了些肃杀。转过年天气仍然不太冷,高欢在黄河上冰面上造了三座浮桥,摆出准备渡河进攻的架势。
然而,浮桥虽成,却迟迟不见东军渡河。连战连胜的窦泰大军逐渐逼近潼关,但行军速度相当缓慢,窦泰似乎在等什么。()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