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大周王朝】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wx.l</p>而此时,赵匡胤已亲率大军赶往泽州,这样李筠的命运也就无可更改了。[www.wx.l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六月一日,赵匡胤抵达泽州城外,亲临城下,指挥部队对泽州发起昼夜不停地猛攻。

  六月十三日,泽州城破,李筠兵败后举火。北汉皇帝刘承钧在太平驿接到消息后,立即率兵逃回河东。而到六月十九日,李筠的长子李守节献潞州而降。至此,昭义之乱全部结束。

  昭义之乱的轻松平定,对北宋这个新生政权的稳固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就双方战前实力对比而言,北宋想打赢这一战并不难,但难就难在了“轻松”这两个字上。因为潞州地势险要,身后又有北汉的支持,并不是很好对付。

  而北宋又刚刚立国,根基还不稳固,如果一旦战事不利,双方僵持住了,就难保其他地方藩镇不起异心。特别是就在昭义之战的同时,北宋境内又有一个重量级人物已经是控制不住了,这个人就是原后周的摄理太尉、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淮南节度使李重进。

  李重进这个人前面曾多次提到过,自柴荣登基后,他就和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一起,并为后周禁军的两大巨头。

  而且这个人的风格很高,尽管柴荣一直对他有所猜忌,不断通过扶持张永德的势力对他进行打压,甚至在夺取淮南后把他留在了扬州,但李重进从来就没有闹过情绪,一直都是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做人,给国内的大小官员们树立起一个良好的榜样。

  李重进在后周时期一直担任禁军侍卫司中的一把手,而赵匡胤自被柴荣调入中央后,就始终在殿前司中工作。

  两人没有业务往来。感情不深,再加上侍卫亲军是一支非常重要的武装力量,所以赵匡胤在即位之后。马上就把李重进的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职务免除,转由死党韩令坤接任。

  这样一来。就使李重进有所惊惧,急忙上书请求入京朝见,但赵匡胤为了安抚他,又下诏阻止。

  结果却适得其反,李重进接到诏书后,考虑到自己既是后周的国戚,又久掌兵权,生怕赵匡胤会拿他开刀。每日都在扬州城内坐立不安,精神始终处在一种极度焦虑状态,从而渐渐萌生了反意。

  赵匡胤登基仅三个月后,李筠在潞州举事,李重进闻讯之后立即派他的亲信侍从翟守珣走小路北上与李筠结盟,准备在扬州起兵响应。然而翟守珣的政治嗅觉还是很灵敏,一鼻子就闻出李筠是个冒失鬼,李重进也不见得能强到哪儿去,跟他们造反肯定是没有前途,所以出城之后就直奔大梁。把李重进与李筠勾结的事情对赵匡胤一五一十地做了汇报。

  这个时候,赵匡胤正忙着出兵征讨李筠,所以很怕李重进会在南线造反。于是急忙重赏了翟守珣,又给他安排了一个艰巨地任务,叫他赶紧返回扬州,尽最大的努力将李重进稳住,以避免两线同时作战的情况发生。

  翟守珣的办事能力也很强,回去就力劝李重进不要轻举妄动,具体采用的是什么说辞搞不清楚,总之是把李重进忽悠住了,结果直到潞州之战结束后。李重进也没有在扬州起兵。

  赵匡胤将李筠镇压之后,返回大梁。觉得已经到了处理淮南问题的时机,便命六宅使陈思诲去扬州传旨。将李重进调任为平卢(治在青州)节度使,而且为了能使李重进尽快上路,赵匡胤还专门赐给他一块免死铁卷。

  然而五代中赐完“免死铁券”就被杀的事例太多了,李重进根本就不肯相信,接到旨意后就立即将陈思诲收押起来,然后开始修筑城墙,缮治兵器,正式竖起了反旗。

  李重进是当世一员非常优秀的将领,不过他这次造反比李筠那次还要草率。李筠好歹也在潞州坐镇了八年,手底下有一批使惯了的老人,再加上背后还有北汉的支持,还算具备了一定的造反条件。会在南线造反。于是急忙重赏了翟守珣,又给他安排了一个艰巨地任务,叫他赶紧返回扬州,尽最大的努力将李重进稳住,以避免两线同时作战的情况发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