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李林甫:制服安禄山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安禄山信誓旦旦地说:“右相大人,从今天起,我安禄山就是你老人家最忠实的仆人,永远小众您老人家。如果哪一天稍微变了一点心,就让天打雷劈,断子绝孙......”

  我连忙制止了他:“安将军,尽然都是一家人啦,还发那些毒誓干什么?记住,只要老夫在朝,就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就永远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谢右相大人的深恩厚情,以后就看我安禄山的表现吧。”安禄山声泪俱下地说。

  驯服了安禄山的次日,我就向皇帝禀报了考虑已久的想法:“陛下,老臣苦思冥想,殚精竭虑,终于找到了一个既可以保大唐万世太平,又能够不断开疆拓土的好办法。”

  “哦,爱卿,请讲。”皇帝显然对我说的话很有兴趣。

  “老臣以为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处理朝廷和边将之间的关系。”

  “右相大人有何高见?说来听听。”

  “老臣以为,边将镇守边关,对国家的安全关系重大,不可等闲视之。老臣建议最好不能让文臣担任边将,文臣大部分只是纸上谈兵,不敢亲自冲锋陷阵。遇到重大事变,很可能临阵退缩,丧师失地,使国家受难,朝廷蒙羞......”

  皇帝似乎点了点头,应该是同意我的看法了。

  “老臣还认为,不能让汉人担任重要的边关将领......”我说。

  “右相,你到底有何意图?”皇帝有点犯糊涂了,“尽量不让文臣担任边关统帅,这个有些道理。但是,不让汉人担任重要边将就说不过去了。我们大唐历来以汉人为主,不让汉人来保卫大唐,难道全指望胡人不成?”

  “老臣以为,应该大力重用已经归顺我大唐的胡人将领。他们骁勇善战,不避矢石。更重要的是,胡人的家族、地望观念不强,不好拉帮结派,在朝中孤立无援,不可能对朝廷构成严重威胁。如果朝廷能够给以笼络,施以恩惠,他们必然会感恩戴德,视死如归,全力以赴为朝廷效力,以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

  “说得好!”皇帝很激动地说,“右相不愧是国之柱石。任用边将之法,以后就照你说的办法执行。尽量少用文臣,少用汉人,多用胡人,特别是像安禄山这样既能征善战,又忠心耿耿的胡人将领。”

  “老臣斗胆建议,为表示朝廷的特别恩宠,陛下可以让安禄山大帅同时兼任范阳节度使一职。这样会更加便与他调动和指挥军队,发挥更大的威力,更好地为大唐开疆拓土,扬威天下。”

  “好!右相说得对。”皇帝高声说,“力士,立即传令安禄山再次上殿。朕要加封他为范阳节度使,同时保留平卢节度使一职。希望他不服朕望,积极整顿军备,巩固边防,力求有更大的作为。”

  兼任范阳节度使,这是安禄山来到骊山的巨大收获,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不仅欣喜若狂。

  昨天才拜见老夫,今天就荣升要职。安禄山自然知道,这绝不单单是皇帝的信任,也是老夫在幕后积极运作的结果。

  安禄山也知道,既然老夫能让他担任这个重要职务,也会有办法免去他的职务,让他成为一介白丁。

  弄清了老夫在朝廷的分量,我想安禄山以后必然会对我俯首听命,成为我的一个重要棋子,这也是我的一个重大收获。

  下一步,我要继续推行我的计划,逐步把重要的边境统帅都换成胡人。特别是河西、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河东、朔方节度使王忠嗣。这两个汉人节度使,位高权重,和李亨是战略上的盟友,有他们在,老夫一天也不得安生。总有一天,我要把他们除去,让他们永远消失。

  如果把皇甫惟明和王忠嗣这些汉人将领都换作胡人,老夫就放心了。这些胡人将领文化水平极低,有的甚至目不识丁,不可能和我争夺相位,也很容易被我控制。

  一边要对付那些不服管教的汉人边将,一边要对付朝忠的对手。那个左丞相、兵部尚书李适之,自以为文武双全,能力出众,处处和我争锋,毫不退让。老夫早就忍无可忍了,我要找准时机,致其于死地。

  如果搬倒皇甫惟明、王忠嗣、李适之,太子的防线就会撕开一个大大的口子。失去这些强援,太子就会鲜于孤立。

  我的终极目标就是整倒太子。

  太子不是我扶植上去的,对我很有成见。要是有朝一日,太子李亨当了皇帝,我李林甫的下场一定会很惨。

  老夫绝不会允许出现这种结果,如果那样,我将死无葬身之地......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