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灸法简介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wx.l</p>灯火灸法简介

  一、灯火灸法的涵义

  灯火灸疗法,又称灯火灸,俗称打灯火、爆灯火、或称灯火灸。属于祖国医学灸法范畴。是以灯芯草蘸油,点燃灼灸患部或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二、施灸材料

  灯火灸疗法施灸简便,所需材料及用具不多。一般只需灯芯草数根,植物油、油灯、蜡烛、酒精棉球即可。

  三、施术的方法

  1、明灯爆灸法:又称明火直灸法,民间称爆灯火。施术方法:取灯芯草10厘米长一根,蘸植物油并使之浸渍寸许,点燃灯芯火后,迅速对准选灸穴位,直接点触于穴位上爆灸,一触及皮肤即离去,并听到爆响“啪”之声,即告成功,此为1壮。灸后局部皮肤稍有灼伤,偶尔也会起小水泡,一般情况下3~4天水泡自然吸收消失。本法适应症广,常用于治疗急性病症,包括小儿急性病,民间普遍用于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

  2、阴灯灼疗法:施灸方法:取灯芯草10c一根,蘸植物油点燃约半分钟即吹灭,等半分钟待灯芯温度稍降,点于治疗穴上灼灸之,一接触即起为一壮,每穴可以雀啄样灼灸1~3壮。本法安全可靠,无灼伤之弊,疗效良好。可用于各种急慢性病的治疗。

  3、压灯指温熨法:术者取灯芯草1~3根,蘸植物油点燃后,把拇指指腹在火上烤热,迅速压在患部或穴位上熨灸之;可以做3~5次。适用于婴儿、老年、虚弱体质者。

  4、灯芯炷灸法:本法为直火灸法。术者取灯芯草1~2根,预先剪成1c长,浸泡在盛有植物油的器皿中,做灯芯炷用,治疗时先将灯芯炷的油滴干,然后用镊子夹持烛芯竖直置于治疗穴位上,点燃,任其燃烧殆尽为一壮,每穴1~2壮为度。本法与艾炷灸法同理。适用于老年、妇人、虚损等慢性病。灸后局部皮肤轻微灼伤,可涂龙胆紫抗感染。

  四、基本要点

  1、施灸顺序:先灸阳后灸阴,先上后下,先头身后四肢,先灸少后灸多。

  2、操作方法:一般分三个步骤:

  (1)点穴:即选准穴位,做好记号;

  (2)燃火:将蘸油的灯芯草一端在蜡烛、油灯上点燃;

  (3)爆焠:术者手持点燃的灯芯草,迅速移向穴位,当移至穴旁时稍停片刻,带火焰略一变大,立即点触于穴位上爆焠之,(不能点触过重或离穴过远),此时从穴位点引出一股气流,从灯芯头部爆出,发出“啪”的爆焠声,火随之熄灭。灸后应保持清洁,不能着水以防止感染。

  五、疗程

  1、急性病如急性腮腺炎、感冒之类宜日一次,连续1~3天。

  2、慢性病疗程宜长,如瘰疬、乳腺增生、骨质增生等通常需1~3个月。

  3、间隔与疗程:灯芯火灸法有小点灼伤,一般3~5天1次,对于急性病或急性疼痛者应日灸1次,避开原灸点,5次一疗程,慢性病、顽固性病其间隔时间宜短,2~3天1次,5~10次1疗程。

  4、一些危笃病人如中风晕厥、休克,崩漏等一般不需间隔,宜频灸之痊愈为度。(参考书目:中国民间灯火灸疗法,谭支绍编)

  针灸验录(2)

  二、风邪郁闭

  顺良寨下,唐某之妻,年四旬,体素健。1971年仲春,一日晚饭中,突觉周身麻木,四肢尤甚,心中不适。顷刻间人事不省,四肢不温。急延“赤医”文某为治,文某注射咖啡因1支,并予西医灌服。约半小时许,神志渐清。乃谓周身奇痒,四肢麻木重着,不能动弹,心中难受,有如食生半夏棘心之状。文某技穷告退,唐某乃深夜迎余往诊。切其脉,沉细而缓,舌苔薄白,口和不渴,面赤如醉,头晕,周身颤抖,不能自主,余症如前。初,余亦茫然,良久不知何证,乃详究病因,细询病情。问:“恶寒否?”答曰:“恶风寒。”余曰:“得之矣!此风邪外郁肌表,内结胸中之证也。”遂于十宣点刺出血,又刺双内关透外关。留针数分钟,妇曰:“身不颤抖矣。”十余分钟后,又谓:“身不痒,四肢不麻,心中舒畅矣。”遂不药而愈。观者无不叹服针灸治病之神速!

  按:针灸治病,亦需辨证施治,且需取穴准确,配穴得当,补泻随迎,手法正确,其疗效之神速,往往令人难以置信。本例病人,乃是风邪内闭神窍,故昏不知人;外郁肌表,故头晕、恶寒、战抖、痒麻并作。本病起病急,变化快,出现头晕、麻木作痒、战抖等症也符合“善行而数变”,风主动,痒亦属风的特点。针十宣、外关透表祛风,内关通里祛邪,且十宣犹能开窍透邪,故能针到病除。

  针灸验录(3)

  三、胁痛

  周中立先生,年六十有五,赛龙人也。其父辑五先生,清末民初时,医名闻于广安、岳池、武胜、合川诸县。日则门庭若市,夜犹乘肩舆奔走于远地病家。年近花甲,过劳而逝。(周辑五事迹见新熙诊所帖子《医林旧事》中)中立先生哀其劳累早逝,遂誓不业医,而以课童终老。然其平时耳濡目染,亦颇知医。

  1970年6月,先生患左胁疼痛,初,自配方药,数剂不愈,后又延医调治,辗转两月,胁痛终未稍减。8月11日,先生拄杖来诊。查其左胁,不红不肿,按之亦不甚痛,唯活动如行走、弯腰、转身、用力时则疼痛立剧。诊毕谓曰:“先生已服药多剂,其效均属不显。莫若改用针灸,不知畏惧乎?”答曰:“余未曾用过银针,今可一试。”乃取左支沟强刺以泻之,俾针感上行而再下达病所,再针左阳陵泉施以补法之。留针约半时许,中间行针两次。出针后令其活动身躯。先生闻言,先轻试扭动,随即前后左右扭转身躯。喜曰:“胁不痛矣。吾生平从未见过治病有如此神速者,贤侄年纪轻轻,便怀此绝技,后生可畏矣!”再三致谢,弃杖以归。

  此后先生常过往叙谈,遂为忘年交。并将其珍藏多年之乃父手缉书稿,凡三册见赠。

  按:支沟为手少阳三焦经之腧穴,五输中为“经”穴,经穴五行属火。(www.wx.l)胁为肝之分野,实则泻其子,肝子火也,故取支沟而泻之。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之“合”穴,合穴五行属水。肝体阴而用阳,六五老人肝阴气自亏,阳气偏亢,肝阴亏者补之以水母,故阳陵泉行补法也。或问:“胁为肝之分野也,肝属厥阴,胁痛何不取肝经之穴,而独取少阳经穴欤?”答曰:“此里病治表也。”

  针灸验录(4)

  四、刺络救急二则

  刺络者,即于穴位之浅表静脉点刺放血也。医者以三棱针,点刺或散刺之,令出适量血液,即收疗效。此法适于实证热证,如中暑、高热、小儿急惊风,火眼;头痛、咽喉肿痛、腰扭伤等多种疾病,均可刺之。其效立竿见影。现录两例,以证其效。

  急惊风

  邻人徐仁禄之幼女,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