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诊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表证

  里证

  久病、失血见此脉为逆证

  沉脉

  一息不足四至

  寒证,阳虚

  迟脉

  一息六至以上

  热证

  虚脉

  很弱

  举按均无力

  虚证,气血不足,以气虚为主

  实脉

  很强

  三部脉举按均有力

  实证,热结

  滑脉

  较强

  如盘滚珠,流利圆滑

  妊娠,痰饮,实热,食积

  涩脉

  弱

  如刀刮竹,涩滞不畅

  精亏血少,气滞血瘀

  可见于贫血,失血,失瘀等

  弦脉

  较强

  挺直而长,如按弓弦

  肝胆病,气郁,诸痛

  可见于动脉硬化

  濡脉

  较弱

  浮小而软

  气血不足,湿邪致病

  紧脉

  强

  绷急有力,如绳索绞转

  寒证,剧痛,宿食

  弦而有力,也可见于动脉硬化

  缓脉

  一息四至或略少于四至

  中等

  脉来和缓

  湿证,病后元气恢复

  多为正常脉

  洪脉

  强

  脉形宽大,来盛去衰

  热盛

  慢性病见此为逆证

  细脉

  较弱

  脉形细小如线

  气血不足的虚证

  大脉

  脉形宽大

  在慢性病说明病进

  仅指脉形大不说明脉搏力量

  微脉

  很弱

  脉形微小,重按模糊

  气血虚衰,阴阳两虚

  多为阳衰急证

  散脉

  很弱

  浮而无力,重按无根

  阳气外脱,元气离散

  脏腑之气将绝

  芤脉

  重按无力

  浮大中空,状如葱管

  亡血,失精

  多见于大出血

  革脉

  较强

  浮而搏指,中空外坚

  亡血,失精

  即芤、弦脉并见

  牢脉

  较强

  沉而实大弦长

  阴寒内盛,症瘕,疝气

  即沉弦、实三脉并见

  疾脉

  一息七至以上

  脉来急疾

  阳极阴竭,元气将脱

  动脉

  一息六至以上

  强

  脉形短滑,跳动如豆状

  妊娠,痛症,惊证

  即滑、短、数三脉并见

  伏脉

  重按推筋着骨始得

  病邪内闭,厥证,痛极,阳衰

  比沉脉更沉

  促脉

  一息六至以上

  不规则的间歇

  阳盛热实或气血痰食停滞

  心律失常偶可见于正常人

  结脉

  一息四至以下

  不规律的间歇

  阳盛寒积,气血瘀滞

  心律失常偶可见于正常人

  代脉

  有规律的间歇

  脏气衰败

  心律失常的二联律、三联律

  长脉

  脉形长,超过寸和尺部

  阳气有余,热证

  短脉

  脉形短,不及寸和尺部

  有力主气郁,无力主虚损

  3-2

  临床常见相兼脉象与主病

  脉名

  主病

  脉名

  主病

  浮紧

  表寒、风寒、风痹

  沉数

  里热

  浮缓

  表证有汗者

  沉细数

  阴虚,或血虚有热

  浮数

  表热或风热

  洪数

  气分热盛

  浮滑

  风痰或表证夹痰湿

  弦数

  肝热、肝火或肝胆湿热

  沉迟

  里寒

  弦滑

  肝热挟痰,停食

  沉紧

  里寒、痛证

  弦滑数

  肝火挟痰,或风阳上扰,痰火内蕴

  沉滑

  痰饮、食积

  弦迟

  寒滞肝脉

  沉弦

  肝郁气滞、痛证

  弦紧

  寒痛、寒滞肝脉

  沉缓

  脾肾阳虚,水湿停留

  弦细

  肝肾阴虚或血虚肝郁,或肝郁脾虚

  沉涩

  血瘀,尤常见于阳虚而寒凝血瘀者

  滑数

  痰热,痰火或内热食积

  沉细

  里虚、气血虚

  细涩

  血虚挟瘀,或精血不足

  附:脉象现代研究的资料简介

  脉象的描记:以脉搏描记器描出脉搏波曲线,可分为波辐、主波、升枝、降枝、切迹及重波等。由于描记仪器的性能不同,测量参数的标准不同,结果不太统一,但据现在描出的浮脉、沉脉、迟脉、数脉、洪脉、弦脉、滑脉、涩脉、细脉、大脉、紧脉等不同脉象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与切脉所得基本一致。如浮脉是在不施加压力的情况下,可描得明显的曲线,而施加外压(相当于切脉重按)时,脉波反而减低;沉脉则相反,不加外压时描不出波形,要加相当的外压才能描出波形曲线;洪脉曲线是波幅特别高,主波陡直上升,很快下降,相当于切脉时的来盛去衰;弦脉曲线在主波上升后,延续一个短时间开始下降,故主波顶点是平坦的;相当于切脉时如按弓弦;数脉与迟脉是脉搏的速率改变,描记所得与切脉是完全一致的;滑脉曲线上升与下降均迅速,重搏波明显,显得来往流利如珠;细脉波幅低,上升与下降斜率均较小;涩脉波形的上升与下降均较细脉更缓慢,脉峰及下降支均见细小切迹,切脉时感到不流利。

  脉象产生的原理:在这方面的研究上也积累了一些资料。脉象的变化是有其广泛的病理、生理基础,其变化与心血管功能及神经体液调节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脉象是由脉搏的速率、节律、强度、位置和形态等组成,与心搏排出量、心瓣膜功能、血压的高低、血管内血液的质和量以末稍血管的功能状态等有关。

  浮脉的形成可能是心搏排血量减少(或正常),周围血管收缩,血管弹性阻力增加有关,在心电图上可见电压降低。

  迟脉在心电图上可见窦性心动过缓,可由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房室传导阻滞,房室结性心律等引起。

  数脉在心电图上可见窦性心动过速,可由于感染等因素,致血压下降,引起窦性心动过速,或由于心肌兴奋性增加,心肌力量减弱,而致心搏代偿性增加。

  虚脉多为心搏排出量减少,血管弹性阻力降低,血压降低所形成。

  实脉的形成与心排出量和血管弹性阻力增加有关,其脉压正常。

  滑脉心排血量正常或稍高,血管弹性阻力正常或减少,血液变稀,血流量增加,因而血流畅通,在血管上显示出波浪形经过。

  涩脉可能与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减慢、心搏排血量减少,周围血管收缩等因素有关。

  洪脉可能与心排血量增加,周围血管扩张、收缩压高、舒张压低,脉压大,血流速度增快等有关。

  细脉可能与心功能下降,心排血量减少,周围血管收缩,血管弹性阻力增加,脉压小等因素有关。

  濡脉可能与心排血量减少,血管弹性阻力不高有关。

  弦脉的形成可能与动脉壁弹性差或动脉硬化,血管平滑肌收缩,血管壁增厚,舒张时血管直径较小致血管阻力增加,动脉紧张力高及血压增高等因素有关,疼痛及肝病时出现弦脉可能为神经体液的变化对血管功能影响的结果,其形成因素比较复杂。

  紧脉可能与心排血量增高,周围血管收缩,动脉紧张度增高等因素有关。

  促脉或为心房纤颤,或有心动过速伴期前收缩。

  结脉在心电图上表现为各种期前收缩、逸搏、停搏及房颤等。

  代脉见于期前收缩或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所致的二联律、三联律。

  促、结、代脉均为脉律不整,主要是心脏本身的病变所形成,某些药物如洋地黄中毒等也可引起结、代脉。

  (二)触诊

  触诊是医生用于对病人肌肤、四肢、胸腹等病变部位进行触摸按压,分辨其温、凉、润、燥、软、硬、肿胀、包块及病人对按压的反应,如疼痛、喜按、柜按等,以推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

  1.皮肤触诊:辨别温凉润燥及肿胀等。

  皮肤的温凉,一般可以反映体温的高低,但需注意热邪内闭时胸腹灼热而四肢额部不甚热,甚至皮肤欠温,皮肤的润燥,可以反映有汗、无汁和津液是否耗伤,如皮肤湿润,多属津液未伤,皮肤干燥而皱缩,是伤津脱液,气阴大伤,久病皮肤十分干燥,触之刺手,称为肌肤甲错,为阴血不足瘀血内结。皮肤按之凹陷成坑,不能即起的是水肿,皮肤臃肿,按之应手而起者,为气肿,虚胖。

  2.四肢触诊:四肢欠温是阳虚的一种表现,四肢厥冷,是亡阳或热邪内闭,身发热而指尖独冷,可能是亡阳虚脱或热闭痉厥的先兆,手足心热是阴虚发热的一种表现,此外,四肢触诊还应注意检查四肢的瘫痪或强直。

  3.胸部触诊:诊虚里,可辨疾病的轻重。虚里的跳动(即心尖搏动),在胸部左乳下第四、五肋间,内藏心脏,为诸脉之本。凡按之应手,动而不紧,不缓不急,是宗气积于胸中,为无病之征。其动微而不显的,为宗气内虚。若动而应衣,为宗气外泄之象。若动甚仅是一时性的,不久即复原,则多见于惊恐或大醉后。正常情况下胖人跳动较弱,瘦人跳动较强,不表示病态。

  按心下,即按胸骨以下的部分的软硬压痛与否,心下按之硬而痛的,是结胸,属实;按之濡软而不痛的,多是痞证,属虚。

  4.腹部触诊:辨病变的部位、腹痛及症瘕积聚的性质。

  病变在脘腹(中上腹)属胃、在两胁下(左右侧腹)属肝胆,在脐周围属胃或大小肠,在小腹属肝、膀胱或肾。

  按压后疼痛减轻的(喜按),多属虚痛,按压后疼痛加剧的(拒按),多属实痛、热痛。

  腹部有块物,按之软,甚至能散的,称之为“瘕”或“聚”,多属气滞,部位固定,按之较坚,不能消失的称为“瘕”“积”,多属瘀血、痰、水等实邪结聚而成。

  5.按俞穴:脏腑病变可以在相应的体表穴位出现反应,通过在经络俞穴上进行触诊,发现结节、条索状物、痛点或反应过敏点,可以作为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如肝炎病人在期门和肝俞穴有压痛;胆囊疾病的患者在胆俞穴有压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在足三里穴有压痛,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在阑尾穴(足三里下一寸)有明显压痛等等。

  小结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望诊是对病体的神色形态、舌质、舌苔、排泄物、分泌物进行观察,以了解疾病的变化;闻诊是听病人语声大小,呼吸粗细,咳嗽的轻重及闻某些气味,以了解病情;问诊是询问病人的自觉症状、病因、病情变化、诊治经过及既往史等情况,以了解病情;切诊是通过切脉、按肌肤、四肢手足、胸腹、俞穴等,以了解疾病的变化。

  运用四诊时,要把四诊有机地结合起来,切不可偏废。脉诊、舌诊虽是中医诊断的特殊方法,但不应把它神秘化,必须四诊合参,才能较全面掌握疾病的变化情况,从而为正确的诊治提出必要的依据。

  友情提示:各位看官,“现在直接用←→按键就可以进行前后翻页阅读”哦!“按回车[eer]键”还可以直接返回作品首页!赶快体验吧!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