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纺织业 大明杀破狼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棉布分本色棉布和色织布(包括提花布)两大类,在各种型式的织机上织造的本色棉布,是中国棉织物的最初形式。宋元之际,中国棉纺织业的中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等地。松江一带的“乌泥泾被”传遍大江南北各地。宋元时期的棉布仍以本色平纹为主,幅阔1市尺左右,质量相当于今天的白细布。

  织的主要工具织机,因为我国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丝绸制造技术,用于织棉布的投梭机,绰绰有余。只是一直在明清都没有改革,到了20世纪初,才有手拉机和铁轮机引进。

  明代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最兴盛的时期。当时棉布已十分普及,中国衣着原料舍丝麻而取给于棉。历年出土的明代棉织物十分丰富,其品种、规格则与元代相仿。可见长期以来棉布生产仍是沿习在脚踏斜织机上以双手投梭织成,故布幅均约尺余,未有改变。明代棉布产量较多,除自足之外尚可出口。清代后期“松江大布”,“南京紫花布”等名噪一时,成为棉布中的精品。但是,明清时代的棉纺织业主要还是以农户分散生产为主,比较大的工场――机房,大多出在丝织业。

  再来看看棉纺织的劳动生产率。先看纺纱,单锭纺车抽绪只一条,每人每日可以纺五六两纱。三锭脚踏纺车每人每日可以纺十余两。而织布则大约一日可出一匹,布幅面有宽狭,但多在0.尺之间,长度在16--32尺之间,大体上每匹长2丈左右。据史料记载,大约每匹重17--18两(1.1斤多一点,每斤16两),接近近代上海的标准土布,宽1.2尺,长20尺,重一斤四两,即20两。也就是说,为供应一日织布,需要3.5到4日来纺纱。加上扎花弹棉等工序,一个劳力织一匹布,共需七天,光绪年间,可以赚钱大约100文。

  当时的投梭织机的效率大约只有后来拉梭织机的一半,只有我国近代纱厂所用动力机的十六分之一。而纺纱的效率就更低了,只有近代纱厂所用的英式纺纱机的八十分之一。在一些商品布的集中产区,如苏松地区,差不多每一户农家有织机一至三架,纺车人手一具,一般人家年织布100――200匹。一个五口之家,每年自用布不过10余匹,显然是商品化生产。按户产销100匹以上算,年收入约万文以上,折合白银总在10两以上。

  康熙年间,棉价大约是每斤0.027两,而布价是每匹0.2~0.3两大约三斤棉可得一匹布。1840年,全国产棉量大约800~1000万担,其中用于织布和絮棉的大约各占一半,棉布消费量大约6亿匹(折合标准土布,每匹重20两,宽1.2海尺,长20海尺)。乾隆末年,每匹价格大约200~400文,大约合银三两左右。全国年人均面部消费量为1.6匹。出口外销布由广州出口,大约合每匹0.49两。而在明代,每匹布价大约是一钱五六分(0.1两)。

  当时的物价是:1840年之前,江南米价大约是每石2两银子,谷价大约是米价的一半,麦价是米价的七成。这里的每石应按150斤计算。而在明末,每石米价不过1两银子。乾隆年间,雇工的工钱大约是每月3000~4000文,2~3两银子。明末则雇工合盘费工钱吃米柴酒每月大约一两。

  也就是说,不管是明末还是清初,雇工的月收入约等于1石米。折合现价,大米每斤1.2元,月收入当在150元到200元人民币之间,还是挺困苦的。明末户均纺织收入10两左右,也就是1800元左右,这样的收入,也就建立在农户自己有米粮收成的前提下才可以勉强度日。所谓的松江富庶,也就是个古代极低生活标准下的相对概念,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向往。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