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章 动荡时代(四)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清朝占领关内以后,汉军八旗又对局势的稳定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他们帮助满洲统治者适应中国国情,因地制宜,继承明制。其中范文程、宁完我、张存仁、洪承畴等几乎以“特别顾问”的身份影响着皇帝和大批满洲贵族。在大政方针上,除涉及满洲贵族的特权问题外,其他方面诸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上均能够有所提议,并被采纳。另外,由于急需说汉语之官员对内地进行治理,曾一度设置汉军专缺破例进行遴选,一时间各地总督、巡抚多为汉军出身。在这一时期,民族矛盾仍然尖锐,并非照搬明制就能够直接解决,所以汉军对清朝统治者的辅佐成为了满洲和汉人中间的一个缓冲点。汉军在二者中间找寻出一条既不冒犯满洲贵族特权,又将政策调节到汉人可以容忍的底线,因此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汉军八旗的从龙辅佐,清朝统治者未必能够夺取中原地区,并建立稳固统治。随着清朝政局的逐渐稳定,满洲统治者经验的逐渐丰富,汉军的作用才开始降低。

  不过和历史不同,这个时空的满清入关并不太顺利,至少淮河以南还是大明所在。

  为了巩固统治,满清统治者对汉八旗进行了扩编,并采取了以汉八旗牵制绿营的做法来改革目前的军制。

  具体来说,入关之后投降的明军大部分编入绿营,绿营的总兵力大约在四十万人左右。而汉八旗则更是进行了极大的扩充,除了入关前的二万陈辽军外,还把孔、尚、耿三大汉王的亲卫也编入八旗,约三万人。整个汉军八旗没有再如历史上搞官多兵少的把戏,而是扩充到了三百二十个佐领八万人的规模。

  这次跟随博洛的二万汉军旗多为陈辽兵,这些士兵虽然祖宗是汉人,但是早就从了满俗,说的也是满语,行事风格也与满人无异。由此也可以看出多尔衮对这次剿匪的重视以及对博洛贝勒的欣赏,这京师里头已经有人在传了,只等博洛这次胜利班师,这一个王爷是跑不掉了,就是不知道会是亲王还是郡王而已。

  相对于他那个一直被父兄当敢死队来使用,最后在北京城下被萧严斩杀的父亲阿巴泰,博洛确实算得上是个翘楚了。

  战斗开始了,郑三多确认没有什么问题之后就下令攻击了,一千多人从二侧一跃而起,对着下面的人大喊投降免死。

  而负责押运的的二百清军却出人意料的没有露出任何慌张的样子,他们似乎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出了。他们如变戏法一般拿出了各自的手弩,同时他们还掀开了盖在货物上的席子,大家这个时候才发现,车上的并不是什么粮食和物资,而是。。。士兵。

  足足四百个满清士兵藏在马车里,瞬间双方人数比就从二百比一千五变成了六百比一千五。

  “不好,中埋伏了”郑三多能当大佬多少还是有见识的,这架势一看就有问题。可是冲锋已经开始了,这个时候喊停是不太可能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