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天赐玉薯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下头人吓傻了都:”大人,现在都这个时辰了,到了江陵县,只怕天都黑了,不若明天……“

  ”明天个屁!老夫一时半刻都等不及!天黑便天黑,难不成偌大的江陵县还没有咱们住的地方?快去快去,快些令人备车叫人,不可再耽搁。一亩四十石!四十石啊!“韩知府背着手,在堂前来回走了几步,”天黑了便挑灯,本府要亲眼见一见,这一亩四十石是怎么算出来了!“

  从巴城到江陵县的八十里路虽然大半通坦,但与班头单人独骑的速度显然没法子比。韩知府七催八催,紧赶慢赶,赶到江陵县的时候日头早就落了山。

  江陵县的班头依旧是快马回城,将知府大人带队来江陵县的消息通知本县的大人们。

  何主簿笑着对左县丞说:”怎么样,我说的吧,便是再晚,老大人也一定会当日赶来的,左兄,你输了,愿赌服输哦。“

  左县丞哈哈一笑,从腰上解下一块玉佩来塞在他手上道:”这还是头一回输得这样心甘情愿的。“

  县衙的众人换了干净冠服,迎出城外。引颈期盼下,尘烟滚滚,韩知府的车马终于出现在官道的那端。

  韩知府虽然年纪一大把了,却有着年轻人一样的热血和干劲,行路这么疲累,他却连坐下喝杯茶的机会都不给黄知县,下车拉了人就要赶到阳明村去。

  这么晚了,再赶个十几里路去村子里,一村的人都甭想睡觉了。

  何主簿呵呵一笑,上前解围道:”府君大人何用现在就赶去阳明村?当日为了验证这玉薯的高产易种,属下特地将府里的花园推倒,试种了一些,与村子里种成的产量差不多少。不若请府君大人先到属下家里验看,明日一早再去村子里,一来免了劳累,二来也不会惊扰百姓,大人您看可好?“

  韩知府摸了胡子对何主簿一笑道:”你们倒是有心,知道在自家院子里藏着好物,怎么不早些与本府说?“

  黄知县忙道:”未确证前,下官等实在不敢宣扬出去,免得令大人伤神劳心。“

  ”那还废什么话,快些领本府去看!“

  何主簿不免在心中暗自庆幸,得亏自己多留了个心情,没有把那块地上的玉薯全给挖了。何家的地有福啊,知县大人刨过一回,这下子又轮到知府大人去刨了。

  夜色昏暗,二十多只大灯笼将那片花圃映得如白昼一般,韩知府看着眼前深绿色的一片,深深吸了一口气。

  黄知县以过来人的身份,亲自给韩知府示范如何起玉薯。韩知府在见到知县起出第一块玉薯时眼睛都绿了,当来不问三七二十一,连起了五根。

  ”厉害,果然厉害!“听说是一回事,亲手看着是一回事,亲手刨挖出来,亲手称量又是一回事。

  韩知府可比黄知县有深沉多了,虽然也是抱着篮子激动,可也没太失态。

  ”我大齐得此神物,尽养天下子民之口,天恩浩荡,幸甚!“韩知府换了衣裳洗了手,坐在何主簿家的正堂里对着黄知县等人感慨。

  ”大正年间,蜀中大旱,朝廷虽倾国库开军仓,仍死了十数万口,成宗皇帝下罪已诏,散尽后宫,上下尽俭,老夫那时虽未出生,儿时也听父辈不时说起,我祖父一族原有一百七十余口,历灾之后,仅余少壮四十五人,何其惨也。

  若那时种了此物,别说一亩四十石,便是能产二十石粮,也断不会饿殍遍野,动荡纷乱如斯。“

  ”上天有好生之德,如今国泰清明,仙人才会赐了此物落在我江陵县,落在巴郡府啊。“黄知二来也不会惊扰百姓,大人您看可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