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暗战 - 1第1/3段
一
《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此谋攻之法也。”
战争,犹如一座巨大的冰山,人们只注意到了它浮在水面的部分,却不知它水下的部分,远比水面上你能看到的,更大、也更加危险!战争,不只是战场上的厮杀,事实上,敌我之间,早在战争开始之前,就已悄悄展开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斗智斗勇的较量......
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二月,宁远蓟辽督师府
日前,皇太极派原辽东生员郑信、把总任大良前来宁远下书议和。
袁崇焕接到书信,思虑良久,仍有些拿不定主意,便连忙命天赦去将程本直请来,一起商议此事。
“程先生,皇太极此时前来议和,你以为是何用意?”
程本直刚看罢书信,袁崇焕便开口问道,程本直微微一笑,随即说道:
“看来,那皇太极又要打什么歪主意了......”
“哦?什么歪主意?还请先生明言。”
袁崇焕心中一动,听程本直的口风,似正与自己不谋而合,便也笑了笑,请他继续说下去。
“大人,那皇太极性情狡诈,较之其父,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又岂肯与我真心讲和?!此不过是他欲行缓兵之计,拿“议和”来欺哄、麻痹我们,我料他今年必大有所图!”
“先生之见正与我不谋而同,上次他与我两家讲和,他便趁我修筑锦州、大、小凌河三城之际,出兵朝鲜,这一次,不知他......又要耍什么花招儿?”
“是啊,上次固然是皇太极耍的花招儿,不过大人也是抓紧时间抢筑了三城,这才有了之后的宁锦大捷,自古征战便是如此,虚虚实实,兵不厌诈,只可恨毛文龙谎报军情、消极避战,坐视属国折入东奴,使我失一外援啊......”
程本直先是感慨了一句,接着便又分析道:
“皇太极此番下书讲和,又想故伎重演,必是要有什么大动作,不过,他如此大费周章、主动示好,倒也恰是不打自招,同时,也正说明他尚未准备妥当,故此,才要用和谈来诱我,拖延时间。
去冬今春,塞外大饥,想是他粮草不足,一时难以行动,另外,东奴与我内地不同,八旗兵丁出则为兵作战,入则为民耕种,故此,他多是在夏收之后,待到粮草充足,方才大集兵马、外出征战。
如今,我大明和察哈尔乃是东奴两大劲敌,而察哈尔业已西迁,远在宣、大,此次皇太极准备充分,必是要大举进犯我大明,我当早为预备!”
袁崇焕听罢,沉思良久,好半天才又说道:“我此次入辽,已历半年,这半年多来,崇焕更定营制、整训兵马、修筑城堡、编练骑兵,已小有所成,如今,关、宁、锦一线壁垒森严,已渐成金汤之势,倘东奴进犯宁锦,我势必叫他损兵折将、只碰得头破血流,大败而回!
前番宁锦一番大战,皇太极在锦州、宁远城下,久攻不克、损兵折将,已是吃尽苦头,皇太极用兵狡诈,必不会重蹈覆辙,再攻宁锦,我料他定会再想他法,犯我大明!
如今,蓟门单弱,此正是我最为担心之处,倘蓟镇边外哈喇慎三十六家倒向东奴,那东奴便可绕道蒙古,入我边墙,到那时,蓟镇危急,我大明京师就危险了......”
“大人所虑极是,”程本直点了点头,“如今哈喇慎正首鼠两端、顺逆不定,我当务之急便是要设法安抚其心,不可使其倒入东奴!”
“唉.... 袁崇焕听罢,沉思良久,好半天才又说道:“我此次入辽,已历半年,这半年多来,崇焕更定营制、整训兵马、修筑城堡、编练骑兵,已小有所成,如今,关、宁、锦一线壁垒森严,已渐成金汤之势,倘东奴进犯宁锦,我势必叫他损兵折将、只碰得头破血流,大败而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