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赵桓是个普通人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韩世忠一身金甲,骑着高头大马,率领着虎狼雄师,出现在了京城之外,大军稍作休息,就从安定门入城。

  韩世忠纵马驰骋,旗号飘扬,恍惚间回到了当初抗金的风采,天下首屈一指的悍将,名不虚传!

  这位一出现,所有乱七八糟的事情都消停了。

  还有什么好琢磨的?

  赵桓这些年可没有闲着……论起古往今来的天子,对权柄的掌握,无人能超过赵桓,这不是吹牛,而是事实!

  试问赵桓怎么控制天下呢?

  也不复杂,士兵三年退役,军官五到十年,统制以上的将领,比照士大夫,最多七十致仕。

  赵桓实现了军中的新陈代谢。

  这是过去任何朝代都做不到的一件事。

  大唐铁骑很了得,可是到了武则天的时候,唐军的府兵制崩塌,战力就急速下降……武则天对外用兵,都是几十万的手笔,但是战果寥寥,损失惨重。早就不复国初神威。

  兵制会崩溃,大将会老去,老兵也会凋零……失去了传承,军队堕落的非常快,这就是勋贵通常斗不过文官的原因所在,毕竟科举制还能保证新陈代谢。

  到了赵桓这里,情况就完全颠倒了。

  他把武学定为最高学府,投入巨大。

  除了武学之外,他对所有士兵,展开扫盲行动。

  也就是说,三年兵下来,就算没有打过仗,立过功,但至少能认识上千个字,能够书写。

  有些天赋好的士兵,在军中还能搞出发明创造。

  这样的士兵都会得到扶持。

  一句话,赵桓治下的军营,就是个大学堂。

  从学堂毕业的老兵,返回家乡之后,必然会成为当地的表率,进入各行各业之后,也会成为一股左右行业的力量。

  甚至由于打通了关节,很多学识不错的老兵,还会去参加地方科举,获得一官半职。

  这些事情赵桓很早就做了,最初的时候,也是阻碍巨大,推行非常困难。

  但是好在他坚持下来了。

  二十多年,从军中返乡的老兵,在一百五十万以上!

  这些老兵遍及整个大宋,他们的家人算进来,就有六百万以上,能够影响的范围何止千万!

  经过严格训练的老兵,他们有着非常强大的服从性,对于政令,一板一眼,严格落实,很少会打折扣。

  这一点简直太重要了。

  比较商鞅变法和熙宁变法的太多了,谁都能讲出一大堆的道理。但是有个基本的常识,商鞅变法之后,每次打仗胜利,就会有一大群士兵因为战功,得到了爵位,提升了社会地位。

  一次战斗,两次战斗……积累下来,数以万计的有功士兵,都站在了新法这边,试问谁能推翻?

  往后文官主持的变法,情况多数很悲催,道理也很简单,虽然初衷或许是好的,但是在执行阶段,走样严重,老百姓未曾获利,首先割肉,想要拥有足够的支持者,简直跟做梦一样。

  事情之所以会闹成这样,就是中间的执行层,一个统一的帝国,从上到下,省府州县,一道政令会变成什么样子,完全取决于各级官吏的心情。

  如果把商鞅拉过来,他也未必摆得平。

  赵桓矢志不渝地培养士兵,就是以将士充斥各层,填充每一个领域。做到天下尽是赵官家的人。

  老兵的纪律,服从,忠诚,又让赵桓的意志可以无条件贯彻到基层。

  做个不太恰当的类比,赵桓已经弄出了一个足够大的军官团,而且还是没有贵族化的。

  有这个军官团的存在,任何想要兴风作浪的,都要掂量一下自己的能耐。

  韩世忠进京,并非是靠着他的威望,安稳朝廷,而是要亮出韩世忠代表的这一股力量!

  一股无与伦比的力量!

  “官家这么多年的经营,谁要是想生事,那才是脑壳坏了。”陈康伯感叹道:“这一次试样,就是中间的执行层,一个统一的帝国,从上到下,省府州县,一道政令会变成什么样子,完全取决于各级官吏的心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