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截胡老赵(5000,有什么求什么,读者老爷们,咱什么都不嫌弃)第1/3段
<p>回到大梁时候已是秋七月中旬。</p><p>史从云发现路上不只有随行的内殿直,东西班禁军,还有大批的南唐俘虏,大约一两千。</p><p>他不知道官家干嘛带这么多俘虏回来,难不成想要搞个献俘仪式之类的壮大军民信心。</p><p>当然这些都只是猜测。</p><p>回大梁前还发生了件大事,六月的时候南唐反扑,韩令坤守不住扬州想撤军。</p><p>郭荣不满,于是急召在京城权任东京留守兼判开封府事的向训前往淮南,任命他为淮南节度使兼沿江招讨使,仍任宣徽使,命韩令坤为其副手。</p><p>之后他和向训在下蔡浮桥上见了一面,向训惋惜的道:“哈哈哈哈,你在正阳的威名,某在大梁就听到了,还想着来淮南与你一起打战,没想官家却想让你回大梁了。”</p><p>史从云心里正紧张害怕,也没闲情逸致和向训开玩笑,于是呵呵笑着应付过去了,笑得比哭的难看,向训十分不解。</p><p>之后他准备酒宴,请来在寿州的高怀德和向训痛饮一番,倒是把心里的害怕不安等负面情绪发泄出去许多。</p><p>几天后南面就传消息,向训果然是个狠人,赵晁、白延赞等人受贿赂,劫掠百姓,向训到任立即处斩众多胡作非为的军官,大军才稳定下来。</p><p>不过赵晁向训也不敢动,即便他索取贿赂,到处烧杀抢掠,还私自杀了三千多南唐俘虏,但官家不以为意,他又是赵匡胤、赵弘殷的宗亲,向训不满也不敢动他。</p><p>......</p><p>史从云惴惴不安的回到了大梁,随行之后闾丘仲卿和二十四名亲兵。</p><p>队伍到大梁北面,在封丘门外迎驾的只有暂时监国的王朴,其余官员三四十人,排场并不大。</p><p>史从云心想,这次皇后要是来了,他一定要在郭荣面前好好表现一下,就是看也不看一眼,结果皇后不知道为什么,根本没来,没给他表现的机会。</p><p>之后官家说要直接回宫,随行的二十几员文武被遣散各自回家,只有他是个特例,正准备走时有个宦官过来,小声对他道:“官家请节帅过去。”</p><p>在淮南的时候官家给他加了一个殿前副都指挥使。</p><p>那原本是老爹史彦超的位置,在殿前都点检,殿前副都点检,殿前都指挥使之下的四把手,在五把手赵匡胤之上,位列前十的高官。</p><p>是对他正阳大捷、破盛唐,收舒州的奖励。</p><p>这一仗打到现在,要说谁功劳最大,非他和赵匡胤莫属,两人各破南唐东西两路主力大军。</p><p>其余众将有不少胜仗,但都不是能决定战局的关键性大战。</p><p>而他的正阳大捷,显然比赵匡胤的清流关大战又更有含金量一些,正阳那里南唐水陆并进,光是陆地上的兵力就有三万左右。</p><p>清流关也是主力,但据说只有两万余人。</p><p>官家对他这么封赏还是合理的,史从云心里后悔,早知道不看他媳妇,还当着人家的面,是男人都不爽,以后私下里悄悄看几眼也不会有事,这种事都没法开口解释。</p><p>怀揣忐忑的心,史从云跟着宦官到了封丘门外的一处亭子见到了郭荣,监国的王朴也在旁边站着。</p><p>官家穿着紫红圆领便服,系一条玉饰腰带,头上戴着有两个电风扇叶片的官帽。</p><p>见他时史从云学乖了,行礼后把脑袋埋低些。</p><p>他刚才进来才发现王朴、魏仁浦等人在官家面前都会下意识把视线保持低一些。</p><p>个子高的魏仁浦面对官家时会刻意微低下头,他以前就没注意过这样的细节,前世的习惯让他吃了大亏。</p><p>现在他也学着魏仁浦的做派,把脑袋微微低下去。</p><p>听到官家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来:“史从云,你在淮南立下大功,今回京,朕特赐你玉带、锦袍,赏你金百两,银二百两,宝鞍一具,绢布二百匹。”</p><p>史从云听了有很讶,不过他反应很快,立即就单膝跪下谢恩:“谢官家赏赐!臣感激万分,永世不忘,愿竭尽全力为官家效死,上刀山下火海,肝脑涂地,万死不辞!”</p><p>官家点点头,旁边的王朴听了有些尴尬,魏仁浦不自然的微微迈开脸,史从云脸皮很厚,根本没觉得尴尬。</p><p>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p><p>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不管别人怎么想,官家哪怕觉得浮夸,心里肯定是高兴的。</p><p>魏仁浦在旁边哈哈笑道:“恭喜小节帅了。”</p><p>史从云听出他调笑的意思,哈哈一笑,想开句玩笑,可见郭荣在旁边,连忙闭嘴,装出一副正经模样。</p><p>众人不说话,气氛有些微妙的尴尬。</p><p>郭荣接着开口:“正阳那一战确实打得精彩,当时众人各有说法,战场上时间紧迫,也来不及等你细说,你现在说给朕听听,为什么想着那样打,是什么道理。”</p><p>“官家,那场全靠对面唐军大意不知战阵,后方没有留预备队,又把骑兵布置在前,堵塞大军退路。</p><p>家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来:“史从云,你在淮南立下大功,今回京,朕特赐你玉带、锦袍,赏你金百两,银二百两,宝鞍一具,绢布二百匹。”</p><p>史从云听了有很讶,不过他反应很快,立即就单膝跪下谢恩:“谢官家赏赐!臣感激万分,永世不忘,愿竭尽全力为官家效死,上刀山下火海,肝脑涂地,万死不辞!”</p><p>官家点点头,旁边的王朴听了有些尴尬,魏仁浦不自然的微微迈开脸,史从云脸皮很厚,根本没觉得尴尬。</p><p>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p><p>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不管别人怎么想,官家哪怕觉得浮夸,心里肯定是高兴的。</p><p>魏仁浦在旁边哈哈笑道:“恭喜小节帅了。”</p><p>史从云听出他调笑的意思,哈哈一笑,想开句玩笑,可见郭荣在旁边,连忙闭嘴,装出一副正经模样。</p><p>众人不说话,气氛有些微妙的尴尬。</p><p>郭荣接着开口:“正阳那一战确实打得精彩,当时众人各有说法,战场上时间紧迫,也来不及等你细说,你现在说给朕听听,为什么想着那样打,是什么道理。”</p><p>“官家,那场全靠对面唐军大意不知战阵,后方没有留预备队,又把骑兵布置在前,堵塞大军退路。</p><p>想必是南唐主将骄傲大意,经年累月不知兵导致的。</p><p>当时臣一看就想到打法,先让我部骑兵引诱对方骑兵随后击溃,让其无法及时增援,随后将精锐全部布置在左翼,力求在短时间内以多打少,以强凌弱,快速击败敌人主力,他们战线过长,没有骑兵,没有预备队,中军和左翼都来不及支援右翼。</p><p>我军中军和右翼只是虚招,为迷惑敌人,人数本来就少,要避免第一时间接敌,所以落后敌人主力,梯次落后前进,延缓接敌的时间。”</p><p>官家听了好一会儿没说话,小亭里安静了一段时间,只听到风声吹过,不远处城头旗帜猎猎作响。</p><p>最终是王朴先开的口,“这打发是节帅临时起意还是古籍兵书上的记载?”</p><p>“是临时起意,不瞒官家,其实某当时脑子很乱,随意一想就想出这么个打法来,让大家见笑了。”史从云“憨厚”笑道。</p><p>王朴下意识吸了口气,“噫”了一声,随后便不多说话,魏仁浦看向他,眼中眸光闪动,有别样神色。</p><p>郭荣微笑开口:“这份智计确实罕见,随机应变的本事是朕见过的诸多将领中最为出色的!”</p><p>“淮南这一道你劳苦功高,出生入死建功立业朕都看在眼里,李重进也跟朕说过不少你深明大义的好话。</p><p>你回去休息两天,之后朕有大事要你去做。</p><p>朕对你有很多期许,也盼着你往后的表现,不过有一点要改,往后不可再像以往那么轻浮了。”</p><p>史从云心里惊讶,连忙又跪下谢恩。</p><p>郭荣不是要雪藏他,而是带他回来让他做大事?他越发不明白郭荣的意图了。</p><p>这种人心之间的迷雾,比战争迷雾之类的可更厉害多了,他想理解郭荣的想法很多时候都是雾里看花,水中捞月,模模糊糊全靠猜。</p><p>但身为臣子,他必须去猜,去蒙。</p><p>郭荣这次没跟他打哑谜,直接道,“淮南这一趟朕越发明白,想要彻底击败伪唐,没有水军是不可行的。</p><p>我军攻占淮南诸州,却没有拿下沿淮河的寿州、濠州、泗州、楚州,这些地方在,大军在淮南立足就不稳,没法彻底占据淮南。</p><p>所以朕早在前线就下令给王朴在大梁汴水造船,又收聚众伪唐国水军俘虏,准备回到京城之后教我军如何水战,新训练一支水军。”</p><p>“王朴,大梁如今有战船多少艘?”郭荣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