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教育、朗读、功德碑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卢姑娘也好,骆淑华也罢,其实都是不懂什么炼铁的,但他们毕竟上过学,因此对教育还是有一些认知的。

  虽说,卢姑娘比较反对教育产业化,也反对医学院的各种收费和医学界的各种乱象。

  骆淑华更是对冗长的中小学时代,浪费了他们学习专业课的宝贵机遇,表示严重不满。

  最近随着年龄的增长定型的,不光是体内脂肪细胞的数量,还有不再发育的大脑。

  青春期的那宝贵几年,倘若教育得法的话,所取得的成就,断然不可能只局限于某些愚蠢教育从业者的评价。

  “这是为你们的深造争取一个机会。”

  深造的机会当然是可以是争取来的。

  但是被深造的内容凭什么不能更高一层,评价本身又为什么不能是生造的内容呢?

  这难道不是进阶吗?

  中学时代的冗长和课业负担,支撑起的是国民的基本素质。但它不一定能够支撑起一个国家的科研力量。

  当然也有人会说这是在打基础,但基础可以打更好的呀。

  合适年龄段的课业选择,当然是教育界最为重要的议论话题。

  但这个话题本身并没有客观的答案。

  所谓历史经验的积累,不过是不断的试探,但这种试探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问题:有可能一开始试探的方向就错了。

  比如对于骆淑华来说,倘若早接触自己的专业课几年,恐怕成就将会远高于此。

  而已经在国内普及开来的所谓外语高中,就是对这一愚蠢做法的坚决纠正。

  甚至他无比赞同穿越者们职业教育的路线。

  当年那些职业教育的中专们,后来有多少成了学院乃至大学。

  而比他们更高一级的高中,后来的情况又如何呢?

  它们只能还是高中,甚至有些已经被撤掉编制了。

  可以想见的是,在未来的大明,在市场和技术引导之下,对人才的需求将迫使教育变出做出变革。

  但那种变革,恐怕是一种升华。

  因为大明并不完全需要一个稳定的江山,它已经打开了他躁动不安的心房,意图将整个世界纳入其中。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不是500年之后的人能够奢望的。

  当然也是500年之后的人们来这里的重要野望之一。

  虽说不是所有人都站在这样的高度去思考问题——骆淑华认为自己的这种想法已经是一种高度——但这种源头借助他们所说的教育,还是从内心当中呼唤起了他们的贪婪。

  当然让她也始料不及的是:大明朝的土人在受到类似的教育之后,竟然也产生了类似的贪婪。

  有一句话在这个时候似乎更适合反过来说。

  人心都是肉长的。

  贪婪也是长在肉里的呀。

  论起对人性的理解,其实更接近原始,社会生存压力更大的明朝人,在可以系统的学习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乃至人类学的现代人面前,恐怕还是不落下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