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教育、朗读、功德碑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骆淑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这个大明王朝的生活确实是快节奏的,每天伺候皇帝对于许多喜欢穿越的女孩来说,或许是他们梦寐爱情的一部分。

  但对于骆淑华来说,却是噩梦一般的延续。

  今天他和往常一样捧着一摞来自现代社会的书,给那个慵懒的皇帝轻声细语的朗读着。

  这些书很多都是通州系穿越者带过来的。骆淑华甚至负责搜集过其中的一部分,甚至还记得其中的不少内容。

  不过这些内容却是比较冷门的,在国内甚至少有人研究。

  首先是因为它是跨学科激动地,既牵扯到历史又牵扯到技术。

  其次,技术史这个冷门专业的研究者,按常理来讲,像数学史、史学史一样,应该由数学、史学的研究者来进行。

  但人家搞技术的虽然有那个经济基础去研究这玩意儿,但他们更愿意做的是向前看、向钱看,因为那样才能看到钱。

  所以这些理工科的玩意儿,反而是文史类的人研究比较多。

  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一开始论述的教育问题。

  一个脱离社会生产实际的教育体系,固然培养不出带兵造反的人来,可又怎能培养得出高效创新的人呢?

  很多人是结束了起点灌水小说一样的通识教育之后,才接触到真正的生产力技术的。

  让这群人去写出技术史来,我们还是指望母猪会爬树吧。

  看看人家明朝的皇帝猪,他可真是一头猪(朱)啊,可人家现在却在拼命的爬树。

  因为自身看繁体字太过麻烦,所以让她这个穿越者来给朗读。而且一天动不动就是三四个时辰,一般的正常教师也承受不起这个负担呀。

  三四个时辰,那是七八个小时啊。

  一天六节课的高中圣斗士,尚且不是一周五天全天候战斗的。

  何况他这个没有双休节假可言的预备妃嫔。

  更糟糕的是,朱厚照这个学生聪明而又顽劣,据说还有市井棺材铺学徒的经历,脑子活动量比较大,问题更是多的很,收拾起来特别费劲。

  比如,在读到这样一段的时候,朱厚照就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

  原文是:印刷术的传播使过去精心编短的也金属论著,得以源源不断的发表,早在16世纪在插图本的《论采矿》和《论检验》中……大量中世纪作坊配方的资料,已经在采矿和金属加工的熟练者和新手之间广为传播。很多最初的打印手稿由此流传下来,当然他们也反映在各种“秘籍”当中。它们的一些痕迹也可以在……

  省略处是一本古怪的书,其特点之一,是那些在当时还很稀有的插图,与那些介绍贵金属和原料之冶炼方法的内容,并没有多大关系。

  但这本书在金丹术的历史上算是一本很重要的稀释之作,原作者把这本书的标题阐释为“两种红金”。而那本著述的作者则认为那是一种渗碳工艺。

  同时,作者还认为原作者有可能是一位意大利的工匠。或者至少也是一位将意大利工厂工作手册翻译成拉丁文的学者。

  说起来这一段的内容只有一件事,作者用不符合中国普通“书生”的逻辑,介绍了印刷术在冶金学发展过程当中的重要作用,并为此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