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但愿如此第2/2段
自古苏杭多佳丽,昭嬅拥有苏杭美人所特有的容貌:面若芙蓉含苞,色若春晓羞花,眉似墨画,睛若秋波,杨柳细腰,甚是窈窕。乍得看来,她的形容倒与曾玉有几分相似之处。由于李秀成和陈玉成的关系,曾玉和昭嬅也成了无话不说的知己。
昭嬅刚迈进门槛,便看见了只身坐在台阶上一脸茫然的曾玉。
看见昭嬅,曾玉的眉心稍稍舒展开来,勉强对她笑了笑。昭嬅此来,来本想把在外面听到的事说给曾玉听,可看曾玉这般神情,她想曾玉一定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她默默地走过来在曾玉身旁坐下,关切地问:“曾玉,这件事你……”
曾玉点了点头,愁眉说道:“昭嬅,你说秀成他……”
“陈玉成对我说,大哥他不是那种无耻之人,他一定有什么苦衷难于言表。陈玉成临行之时已上奏天王,请求天王不要武断行事,一定要明察。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真相大白的……”
“可是……秀成他从未受过这么大的委屈,我担心他咽不下这口怨气,做出什么不应该做的事来。要是我在他身边就好了,多少也能劝慰劝慰他……”
昭嬅攥紧曾玉冰冷的双手,宽慰道:“不会的,大哥他一定会以大局为重……你放心吧,待真相大白之日,定能还他一个清白。”
望着空中皎洁的玉盘,曾玉叹道:“但愿如此……!”
……
两天过去了,李秀成派去天京的两个旅帅尚未归来……
不知怎的,叛徒李从善策反李秀成一事竟飞一般地传到了紫禁城咸丰皇帝的耳眼儿里。
咸丰对李从善的行为大加赞赏,让他想尽一切办法说服李秀成降清。
咸丰想得还挺“周到”,连官印都派人送来了——一方总兵大印,一方提督大印,总兵印给李从善的,另一方提督印不用问,当然是给李秀成的。
看来,咸丰对于策反李秀成一事还真是是成竹在胸了。
捧着梦寐以求的官印,李从善一拍脑袋狠下心来,又重写了一封信,派了一个伍长给李秀成送去了。
为了表示“诚意”,李从善把提督大印也捎带着送来了。
见到了这方印,李秀成恼羞成怒,当即挥剑砍下伍长的首级,连同那封未拆开的信和官印,让人带着一并送往天京去了。
一连十几天,李秀成都和部下们在一起,把苦水咽在心底,忍痛不言,好像是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
只有在每天晚上,独自一人临窗秉烛而坐之时,他才会暗暗生叹;欲找人倾诉,然而——与心爱之人虽仅一江之隔,却又难见上一面;欲借酒消愁,怎奈几杯过后,酒入愁肠愁更愁……
他模糊的泪眼望着江中几点零星的船火,多么希望,这船上其中就有自己派往天京的部下啊!
想着、盼着,企盼他们能带来好的消息……
就这样,苦苦熬过了十几天。
十几天,在李秀成的心里,在他的妻母心里,在他所有知道真情的部下心里……简直比十年寒暑还要漫长,还要难熬!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