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曾玉自尽第2/2段
“尽忠竟然是李秀成的孽种,这可是我完全始料未及的,我居然还把他送回了老家湘乡!这叫我如何是好?留下这孩子,岂不是养虎贻患?”
他呆滞的目光凝望着曾玉的绝命书,一遍又一遍地在心里念叨着,“算了,还是把他交给朝廷处置吧。”
这个念头刚刚在脑中萌生,便旋即消逝。
“尽忠他不过是个孩子,于情于理,这叫我怎么下得了手!”
他躺仰在太师椅上,神色黯然地看着挂在帐上的诸葛孔明画像,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孔明为蜀相二十余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为了朝廷,我也是尽心尽力,从未敢有过懈怠,为何我的前方却是一片渺茫,其因究何?……唉,伊于胡底!……
灯笼里蜡烛的火焰高了许多,似乎要窜出灯罩。
曾国藩摘去灯罩,想看个究竟。
原来,是拧在一起的烛芯分成了两股,其中的一股半倒在边上,已把那一侧的烛沿烧去一半,烛泪像一条红色的小溪从缺口去汩汩流下,逐渐没了烛台,淌到了桌上。
微风吹来,火焰更高了。
曾国藩没有去挑开烛芯,只是双眉颦蹙,目不转睛地盯着烛台上的半支蜡烛出神:
“这支蜡烛不正隐喻着当今朝廷的现状吗?内忧味尽,外患尚在,朝廷众臣本应同心协力,共度难关才是。可现实却是与之相悖,众臣只顾争权夺势,勾心斗角,互相倾轧,丝毫不顾国之安危。
就如同这两股灯芯,一旦分开,其结果必然只会使蜡烛油尽灯灭的速度更快。如果说这阵风是那些洋鬼子的入侵,那这个灯罩便是大清国的国防。可眼下洋鬼子靠手中的坚船利炮已经将这层纸罩戳得千疮百孔。
国中如果无人来充当这个‘裱糊匠’,只顾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只恐怕将来的祸患必定是朝廷首先垮台,而后天下无主,各自为政。如此而已,这种情形的发生,难说会超过五十年了……”
半截蜡烛赤红的火焰上下跃动着,似乎在暗示着什么。
曾国藩凝眸许久,起身毅然拿开镇纸,用手捏起这两张信纸,靠近火焰。
信纸的一角被引燃了,火愈烧愈旺。
“吧嗒”……一串晶莹的“水珠”从曾国藩暗黄苍老的脸颊滚下,落在了烛油中。他手中的两张信纸,在瞬间化成了一小撮灰烬……
这年腊月,清廷公告天下:
“长毛贼贼首伪忠王李秀成,所犯乃滔天之罪,罪不容诛。然其落狱之时,竟屈节手书自供状,洋洋七万余言,欲摇尾乞生。毅勇侯曾国藩念其乃一奴颜婢膝之徒,遂不允其乞降,处以剐刑。临刑之际,李秀成言尽摇尾乞怜之语,其谄谀之态,令人齿冷。今将之公于天下,李秀成为人所不齿,此等幺么小丑,必成后世一笑柄!”
此讯一出,一片叫骂之声纷至沓来。有人骂李秀成是狗叛徒,有人骂他没有气节,是个贪生怕死的无能鼠辈……但更多的人说他是热脸贴在了曾侯爷的冷屁股上。
闻此讯,最为愤慨的当数仍在江西为复振太平天国而力挽狂澜的李侍贤。他挥剑霍地砍去桌案一角,扼腕喟然长叹道:“家门不幸,我李家竟出了这等不忠不义之人!有朝一日,我定要从李氏族谱之中把李秀成这三个字给划掉!”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