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尾声(大结局)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时光飞梭,太平天国覆亡三年后,轰轰烈烈的捻军起义也被疯狂地镇压了下去。

  在这场大屠杀中,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李鸿章成了清廷百官和洋鬼子心目中的“盖世英雄”。从此,他走上了左右朝政的道路。

  内忧既除,“大清”这个东方国度看似海晏河清。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在多年的戎马生涯中悟出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于是,这些“裱糊匠”们掀起了一场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口号的洋务运动。

  办兵工厂、开新式学堂,后来还筹建了北洋、福建、南洋三支水师。运动中,摇摇欲坠的满清王朝似乎有了一线生机。

  然而,曾国藩却没有机会看到满清王朝“中兴”的这一天。中法战争前夕,刚过花甲之年的曾国藩积劳成疾,病入膏肓。弥留之际,他支开了家人,把弱冠之年的孙子曾志强和外孙刘尽忠叫到病榻前,向他们吐露了一个埋藏在心底多年的秘密……他又再三叮嘱两个已经考取秀才的年轻人,今后一定不能再参加科举,更不能步入仕途。否则,将会有杀身之祸。

  两个年轻人不解其意,问其缘故。

  曾国藩捯着气儿从喉咙里咕噜出一句话:“清……清王朝……气数尽矣!”

  …………

  昙花一现,刚刚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洋鬼子卷土重来,屡屡犯边。

  以小寡妇慈禧、李鸿章为首的“惧战派”战和不定,致使全军上下军心不一,战无不败。

  甲午一战,清王朝被刚刚走上富强之路的东方蕞尔岛国小日本打败,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小日本以武力要挟清廷,“若不投降,将大举进攻北京”。

  小寡妇慈禧闻讯,立即任命李鸿章为“头等全权议和大臣”,赴日办理投降交涉。谈判在马关岛的春帆楼上前后共进行了四次。

  在国内一向趾高气扬、目空一切的李鸿章,在谈判桌上则完全是一副奴才相。他一会儿哭丧着脸说:“您总得给我李某人留些脸面吧,不然,我回国后会被国人的唾沫星子给淹死。”一会又涎着脸求道:“您多少也让点吧,就算作是离别馈赠,您的大恩大德,在下没齿不忘!”

  而小日本的首相伊藤博文却一直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他拍案而起,恶狠狠地指着李鸿章的鼻子说:“李大人,我看我们没有必要再谈了!我现在就去调兵进山海关,咱们到时候让枪炮去说话!”

  李鸿章老泪纵横,颤抖地伸出枯黄的老手,在小日本拟好的条约上签了字。《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

  以慈禧的侄子兼外甥光绪皇帝为首的一批有志之士,掀起了一场历时一百零三天、史称“百日维新”的办法运动。

  而绞杀这次运动的刽子手又是那个老寡妇慈禧,重振王朝的最后一线希望也终于破灭了。

  清王朝这种割肉喂狼的办法,使尝到甜头的洋鬼子更加猖獗。

  终于在庚子年间,英、法、俄、日、美、德、意、奥组成的八国杂种杂牌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后,直捣京城。

  一向畏洋鬼子如虎的老寡妇惶惶如丧家之犬,只带着几件粗布衣裳打扮成村妇的模样,拉着光绪皇帝向西仓皇逃去,并让她的小叔子恭亲王奕忻留守京城,同八国联军谈判。

  八国联军长驱直入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中国此次所遭受的损失,其数目将永远不能查出。八国杂种杂牌军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

  一纸《辛丑条约》,使满清朝廷彻底沦为洋鬼子统治中国的傀儡……

  一个自小听着太平天国的故事长大,称赞洪秀全是反清第一英雄,自命是洪秀全第二的人——孙文,领导一大批有志之士,经过数次起义,终于攻下了南京,定其为都,创立了中华民国。

  历史的巧合,昔日的天王府成了孙文的总统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民国政府成立后的短短几个月内,十几个省相继宣布独立,满清王朝的统治彻底土崩瓦解。

  宣统三年,西元一九一二年暮冬,身居后宫的光绪帝遗孀隆裕太后含泪走上太和殿,代替年仅七岁的宣统皇帝溥仪下诏退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