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章、相诈虞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丞相听罢,拊掌而赞。

  双眸之中,亦然丝毫不掩饰欣赏之色,“子瑾虽年齿不长,然胸中韬略,已不亚于幼常也!”

  嗯?

  不亚于马谡?

  听闻丞相之赞,郑璞不由双目发怔。

  而丞相见他愕然,轻笑出声,说道,“南征归来时,我与幼常曾有论,孙吴与我大汉共襄伐逆魏之事。幼常昔日之言,与子瑾今日之断,几无异也!”

  原来如此。

  果然,丞相心中早有决断,此番只是有考校于我罢了。

  心有所悟的郑璞,连忙拱手,口出谦逊言。

  亦然,顺着心绪,郑璞还想到了更多。

  如今的大汉朝廷,或无人会冀望过,与孙吴共出兵协力北伐。

  抑或者说,丞相昔日力促与孙吴同盟,只不过是为了,巴蜀东南线无有外忧罢了!

  毕竟,当年襄樊之战,关侯水淹七军,斩庞德虏于禁,困曹仁于樊城,威震华夏,逼迫魏武曹操议徙都以避其锐。

  然而,孙权却是背盟,遣将吕蒙偷袭荆州。

  以至关侯功败垂成,兵丧身没!亦让光复汉室之志,折戟沉沙!

  虽说以利互盟者,利不谐则叛,乃是世之常态。

  但,举大汉朝廷上下,谁人不心怀忌惮?焉能不防备,孙吴再得可趁之机?

  互盟不犯,可也!

  共抗逆魏,亦可也!

  然,若想协同出兵而伐,还是莫作念想了吧。

  至少,于今岁刚讨定南中叛乱的大汉而言,还是免了。

  “子瑾才学虽捷于当辈,然不可自傲,须知骄者难久,矜者易颓。”

  赞罢的丞相,亦不忘叮嘱了句,方出声道,“此间事了,子瑾且去署事吧。”

  “诺。”

  当即应声,郑璞连忙作礼,“璞谨记丞相教诲。”

  只不过,他却是没有依言离席而去,乃是昂头,双眸灼灼而朗声请之,“丞相,璞尚有思未言全,还请续言之。”

  咦?

  竟未言全邪?

  长眉高挑,丞相面露讶色。

  随即,却是捋胡而笑,饶有兴趣的目视着郑璞,颔首而道,“可,言之。”

  “谢丞相。”

  再度拱手作礼,郑璞轻声谓之,“丞相,孙吴声称,我大汉只需遣偏师迷惑逆魏,策应一番即可。璞窃以为,不若允之,遣三五千兵马以往。待他日朝廷北伐之际,遣使让孙吴出兵策应,彼亦不可辞也。”

  “哈哈哈~~~~~”

  甫一听罢,丞相诸葛亮不由冁然而笑。

  边笑,还边指着郑璞,佯怒而责,“小子之心,竟如此锱铢必较!委实狡诈之徒也!”

  只是一番笑罢,丞相便作肃容,蹙眉而问,“子瑾,你可思过,我大汉若是出兵策应,其中有多少牵扯否?”

  然也!

  出兵策应,不仅仅是调动三五千兵马,佯作攻势那么简单。

  其背后,所牵扯到的利弊,甚至能干系到汉、魏与吴三方未来数年的攻伐。

  其一,乃是孙吴隐隐有嫁祸之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