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金城第1/3段
<p>花开两朵,各表一枝。</p><p>却说东十月初时,镇守在平襄城的平北将军郑璞,终于下定了决心,驱兵往金城郡榆中县进发。</p><p>乃以别督张嶷领玄武为前部,先行沿途探路警戒、逢水搭桥、日暮安营扎寨等;绍义将军州泰与暂领监军的糜威,各领本部为后军,护送粮秣辎重。</p><p>诸如五百重步卒及甲骑皆落中军,围绕着郑璞自身的五百部曲,拱卫中军将旗而行。</p><p>如此安排,乃是郑璞所携带的粮秣甚巨。</p><p>可堪此番进军的八千士卒及战马,足食三月!</p><p>因为后方,转来镇守平襄城的关兴部,是无法分出兵马为他运送粮秣的。</p><p>且从平襄至金城郡的榆中县,距离有数百里。行军绕过秦昭王长城遗址,依次跨过上源厉河、支流关川河,需要约莫十天方可抵达。途中除了关川河谷下游聚集了些羌胡小部落外,皆是渺无人烟的荒凉之地。</p><p>如此地形,让行军的危险大增。</p><p>逆魏本就多骑,无有戍围及险要扼道下,很轻易就可断绝了郑璞的粮道。</p><p>是故,郑璞思来想去,索性将所有的粮秣都一举带上,不给予逆魏遣轻骑来扰的机会。</p><p>对,他心中对此战的预期,仅三个月。</p><p>如若三月之内战事无有进展,那就说明进攻西平郡的李严那边,士卒皆已乏力,他再留在榆中县也是独木难支。</p><p>而若是他这边能撕开逆魏的防线,那就不愁将士的后续粮秣了。</p><p>因为金城郡对凉州的特殊意义。</p><p>最早,秦时及汉初,中原王朝对西北的防御,都是依托着大河(黄河)修筑城塞而守的。</p><p>如秦始皇时,蒙恬为秦王朝沿大河构筑防御的“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四县,城河上为塞”。</p><p>至汉武帝开边,公元前121年遣霍去病西来,通过“汉匈河西之战”征服河西走廊。</p><p>那时,汉王朝收降盘踞于河西走廊的匈奴浑邪、休屠王两王后,仅仅是建制了酒泉郡等行政区,并没有涉及到金城郡及河湟谷地。</p><p>因为汉王朝征服河西,乃是取道萧关道;且西部边界止于大河之时,羌人所控制的河湟谷地并不会对陇右的安全造成致命威胁。</p><p>然而,当凉州范围逐渐沿祁连山北麓,向西延伸至西域之后,金城郡便成为了大汉疆域防线的漏洞。以河西走廊的区位来看,一旦河湟谷地的西羌与北胡属性的匈奴人结盟,狭长的河西走廊将很容易被切断,进而脱离中原王朝的控制。</p><p>是故,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便将目光投来了金城郡(含西平郡)。</p><p>公元前111年,以羌人曾配合匈奴进攻河首之地(枹罕)为由,汉武帝发动了对羌人的战争。</p><p>那场战事虽胜了,但仅仅是微弱的掌控了金城郡,并没有征服河湟谷地。</p><p>战后只是设置了“护羌校尉”一职,管理对羌事务。</p><p>直到公元前81年,汉帝国才正式开始设置金城郡(含西平郡)。</p><p>但基于河湟谷地的羌人自成一体,汉王朝无法迁徙黎庶进入屯田戍边,便以金城县-榆中县东西扼守的河谷(兰州盆地)为迁民屯兵戍边之地;以另一条注入大河的支流乌亭逆水(庄浪河),冲刷出来的河谷设立了城塞及县,守备河湟谷地对河西走廊的威胁。【注1】</p><p>乃是令居塞与枝阳县。</p><p>其中,令居塞乃是历代护羌校尉的驻地。</p><p>亦是说,金城郡乃是河湟谷地与河西走廊的枢纽。</p><p>这也是郑璞领军来此地的缘由。</p><p>若能攻入榆中县,便可驱兵进围金城县,将西平郡变成飞地。</p><p>无论李严有没有攻下西平郡,大汉都可以从乌亭逆水北上,将河西走廊拦腰截断了。</p><p>魏国总领凉州军事的征西将军夏侯儒,对此地的战略意义也十分了然。</p><p>所以他才以本部一万五千步骑屯守在此,无论安定郡及西平郡战事如何,都选择按兵不动;而魏大司马曹真亦然不责他避战。</p><p>自然,军中士卒说他“畏战”,也没有冤枉了他。</p><p>以他的兵力,只需留守三五千兵卒在金城与榆中县,便可让金城郡稳若泰山,其余兵马都可以出击陇右策应安定郡的。</p><p>只是他对郑璞的忌惮,所以才选择了最保守的做法罢了。</p><p>但有时候,该来走廊的威胁。【注1】</p><p>乃是令居塞与枝阳县。</p><p>其中,令居塞乃是历代护羌校尉的驻地。</p><p>亦是说,金城郡乃是河湟谷地与河西走廊的枢纽。</p><p>这也是郑璞领军来此地的缘由。</p><p>若能攻入榆中县,便可驱兵进围金城县,将西平郡变成飞地。</p><p>无论李严有没有攻下西平郡,大汉都可以从乌亭逆水北上,将河西走廊拦腰截断了。</p><p>魏国总领凉州军事的征西将军夏侯儒,对此地的战略意义也十分了然。</p><p>所以他才以本部一万五千步骑屯守在此,无论安定郡及西平郡战事如何,都选择按兵不动;而魏大司马曹真亦然不责他避战。</p><p>自然,军中士卒说他“畏战”,也没有冤枉了他。</p><p>以他的兵力,只需留守三五千兵卒在金城与榆中县,便可让金城郡稳若泰山,其余兵马都可以出击陇右策应安定郡的。</p><p>只是他对郑璞的忌惮,所以才选择了最保守的做法罢了。</p><p>但有时候,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p><p>郑璞领军出平襄城后,他派遣的游骑斥候便归来禀报。</p><p>那时,他还有些不敢相信。</p><p>以汉军区区八千步骑的劣势兵力,竟然胆敢长驱跋涉来金城郡攻他?</p><p>莫非,是西平郡有所变故乎?</p><p>第一时间内,他想到的,便是进军西平郡的李严在战事中占尽优势,所以才会遣人让在陇右的郑璞前来,牵制他不能去西平郡支援。</p><p>但他遣去问西平郡战事的信使,带回来的消息却十分诡异。</p><p>“将军无忧,有淮在西平一日,逆蜀必不能进半步!”</p><p>郭淮是如此作答的。</p><p>慷慨决然,犹如立军令状一般。</p><p>亦让夏侯儒更加诧异了。</p><p>郭淮的将略,不仅大司马曹真青睐有加,就连昔日的魏武帝曹操都盛赞过。</p><p>既然胆敢如此放言,自然是有十足的把握。</p><p>是故,他更加想不通了。</p><p>彼逆蜀郑璞领军来战,倚仗是什么呢?</p><p>此地的大河,又没有让他再度“好运”撞上曹军大疫的机会!</p><p>哪怕是守备在四望峡的将军贾栩,遣人来告知,逆蜀屯兵在河首大夏县的高翔部正进军而来,意图策应郑璞进军金城郡,他都无法理解。</p><p>以四望峡的固若金汤,更不可能被逆蜀所攻破!</p><p>一直待到刺探军情的斥候,传来更多消息后,他才隐隐有所猜测。</p><p>汉军所携的粮秣颇巨!</p><p>至少可让所领的八千步骑足食三月,甚至更长。</p><p>彼逆蜀郑璞,乃是打算将我本部步骑,长期拖在金城郡,为西平郡的战事创造机会吧?</p><p>他是如此告诉自己的。</p><p>因为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解释了。</p><p>因而,他一边让斥候严密监视汉军的动向,一边调遣兵马备战。</p><p>金城县-榆中县(兰州盆地)的防御,郭淮镇守时的调度,便已经可称是固若金汤。</p><p>抑或者说,能被汉武帝选择作为河西、陇右、河湟谷地三地枢纽的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