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崆峒山张亢问道第1/2段
冬至,天门驿内热闹无比,大厅和东西两庑围满了人。丁汝君加了口大锅煮饺子和汤圆,江寒冰和张焉若都在厨房内帮忙,还从旁边急递铺叫了两个妇女来帮着炒菜。驿站的驿夫、驿丁、记事等十几个人在厢房坐了两桌,划拳声和嘻闹频频传出。
翟六指领了几十个乞丐在后院空地,都捧着碗等着,个个喜笑颜开。尹洙领了州衙通判、推官、参军等十来号官员进了驿站,在大厅落座,傅大友和丁翀陪着喝茶。张亢在楼上写字,听到尹洙等人的声音才下了楼。
厨房内,张戬坐着烧火,被灶膛的火映得满脸通红。丁汝君把刚煮熟的饺子先给张戬乘了一碗,碗里的饺子热气腾腾,张戬捏了一个就往嘴里送,被烫得吐了出来,丁汝君笑得勺子的面汤都洒了出来,说道:“这五年来没一个冬至这么热闹。”翟虎每抱一次柴火进来都要吃一个再出去,忙得不亦乐乎。
张亢走进大厅,尹洙和州官们就围了过来,文官拱手作揖,武官抱拳。尹洙喜笑颜开,说道:“将军大喜啊!攻克秋苇川堡,渭州城解了坐鼎之危!州内百姓奔走相告,满城欢庆啊!此役功在社稷,利在渭州,我替渭州全城百姓向将军致谢。”说完,深辑了一躬。张亢扶住了尹洙的双手,也躬身还礼道:“克秋苇川将士用命、军民同心;尹大人后方支援,居功甚伟;狄校尉勇猛杀敌,我军将士之楷模也。我等戮力同心,何愁敌寇不灭!”说完整厅人会心大笑。
尹洙和傅大友是同窗好友,自然是不拘于礼节,大声笑道:“大友啊,你那小舅子我在衙里见过一面,英姿勃发呀!我干脆把我小妹许给他,我俩就成亲戚了。”丁汝君刚好端菜进来,一听高兴的说道:“我弟要能攀上这门亲戚,可真就是祖坟冒了青烟了。”大厅内又是一通大笑。丁翀也跟着腼腆一笑,转着头四处寻找江寒冰。
午后,尹洙与府僚离开了天门驿。张亢对江寒冰说:“冬至情怯!帮我去找大嫂要些果品香烛,我要去悟龙寺为双亲和师父祈福添寿。”江寒冰出去后,张亢又唤来翟虎,摸着他的头亲切说道:“虎子,崆峒山你可认得路?”翟虎说:“认得、认得。我常和大哥去山上讨饭。”张亢看着翟虎说:“你以后不要去讨饭了,跟着丁翀大哥习武,你可愿意?”
翟虎直点头,高兴不已。
江寒冰提来一个竹蓝,里面装了果品香烛。张亢伸手去拎,江寒冰躲了一下,说道:“我提着就可以。”张亢说:“这是我的私事,可好劳你?”江寒冰说道:“我们师兄妹从小就在一起,没外人的时候,何必外道。再说,保护你是我的职责所在。”话一出口,江寒冰就知失了言,掩口偷笑。张亢也笑了,说道:“也好,保护不好就罚你站桩。”说罢和众人打了招呼,骑马奔崆峒山去了。
天门驿西去崆峒山有十余里,悟龙寺位于半山中。上山只有东麓一条小道,险峻又陡峭。张亢和江寒冰带着翟虎,到山脚后,拴好马就要拾阶登山。石阶前,有一位小道士单手竖掌揖身,说道:“尊驾可是巡天隼张亢将军?”张亢听了有些吃惊——除了驿站内的人,再没别人知道他们要来崆峒山,就算是知道,也不会比他们更快来到崆峒山。他和江寒冰也是常服便装,况且这道士像是奉命下山在此等候的。更甚,他这个名号丁翀和江寒冰都不知道……张亢回过神来,说道:“张亢是也。”道士说罢,转身引路上山。
路上,张亢问小道士:“何人指你前来?”道士说:“紫阳真人。”到了半山,张亢对小道士说:“我们先去悟龙寺,稍后拜见真人。”
悟龙寺内,翟虎留在前院的禅房。张亢和江寒冰依殿一一焚香拜佛,回到禅房,张亢对值事和尚说道:“香客张亢想拜见法淳大师,法师可否引见?”
值事和尚说道:“请随小僧来。”遂将张亢和江寒冰引入明慧禅院。
见了法淳大师,江寒冰站在门外。张亢坐在蒲团上,值事和尚端来香茗让他们品饮,饮过香茗,张亢顿觉神清气爽,趋身问道:“大宋有佛教,西夏亦有佛教,请问大师,佛法可有地域之分?”大师缓缓言道:“佛法无边,法自是无地域之分,可僧有国之分。”
张亢又道:“法师,前日秋苇川之役一位小道士单手竖掌揖身,说道:“尊驾可是巡天隼张亢将军?”张亢听了有些吃惊——除了驿站内的人,再没别人知道他们要来崆峒山,就算是知道,也不会比他们更快来到崆峒山。他和江寒冰也是常服便装,况且这道士像是奉命下山在此等候的。更甚,他这个名号丁翀和江寒冰都不知道……张亢回过神来,说道:“张亢是也。”道士说罢,转身引路上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