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天门驿傅清归来第2/2段
机宜司的衙门眼看就要完工了,张亢在州衙议事,机宜司设四个厅:金狮、银豹、蓝狐和白鹿,金狮厅主理刑训、典狱、判决,由丁翀兼掌厅;银豹厅主理侦办、抓捕、除奸,江寒冰掌厅;蓝狐厅主理在敌国的谍事,由闵干掌厅;白鹿厅负责军事与政治情报和谍人挑选训练,骆襄掌厅。各厅主有四名录事协助,其他职差三十至五十不等。设伙房、钱监、文书、皂隶房一应俱全。机构设定完毕,名单呈送枢密院和兵部。
翟六指入银豹厅,范甫管牢房。
张亢令各厅主在州府厢军内挑选使差,抓紧教习训练。令闵干到京兆府最好的工匠铸十五把鎏金错银短佩刀,做一批腰牌、密令、印符等器物。
转眼已临近端午节,丁汝君叫来翟虎,说道:“虎子,到崆峒山玉清宮把俺们傅清叫回来吃粽子,你可敢去?”虎子挺着胸说:“大娘,有什么不敢?我这就去。”张戬也闹着要去。最后,丁汝君干脆让张载带着他们两个一起去崆峒山。
端午节前,州衙从每月拨给驿站的额外支出从二十贯加至五十贯。
渭州州衙收到范仲淹和韩琦端午节来渭州的书信,张亢大喜,命人安排隆重的接待。
天门驿内,开始张罗端午宴席。张焉若教慧儿包粽子,慧儿很是手巧,一会儿包得比她还快,丁汝君直夸慧儿聪慧无比。焦七早早就出去割艾草和菖蒲。下午,张焉若和慧儿到城内买了一些五色丝线、锦布、香料、雄黄,提了满满一竹篮子回来。回到驿站,张焉若裁锦布做香囊,慧儿在一旁缝香料包,十几天过来,两个人亲如姐妹。慧儿比张焉若大六个月。
傍晚时刻,大家都在吃饭,丁汝君早已在离驿站里外的路口等傅清回来。日已落山许久,路旁的人家开始点灯,才看到远处四个人牵手而来,虽人影模糊而来,一看高低就知道是傅清几个回来了,丁汝君瞬间热泪盈眶。
进了驿站,大厅内围满了人,驿站的人都过来看傅清,虽然离得很不远,但足有一年才回家,只有丁汝君上崆峒山两次,其间驿站的人都没见过她,包括傅大友。后厨的厨娘拉着傅清上下大量,说道:“哎呀呀,一年多没见,从小女娃长成大姑娘,和你妈妈长得一个模样,都是大美人。”一众人也跟着附和,说得傅清难为情的低头抿着嘴笑。
傅大友虽是举子出身,但自小喜欢武术,勤练不辍。驿站院内木桩、石锁和十八般兵器一应俱全,傅清从小濡染,长大了也喜欢武术,刚到渭州,傅清才十三岁就被傅大友送到崆峒山习武,做了玉清宮璩一道长的俗家弟子,转眼就过了五年。
傅清吃完饭,被丁汝君叫上楼和张焉若几个一起做香囊,张焉若的房间挤了一屋子人,满屋子香气弥漫。江寒冰很少做针线活,不太熟练,被张焉若嘲侃了一句,她一听张亢上了楼,就出门找去了。张焉若看着慧儿魂不守舍的样子,频频看门外面,侧聆而听,不禁暗暗偷笑。
江寒冰进房间就闷坐在凳子上,张亢问:“怎么有不高兴了?”
江寒冰没有接话,说道:“师兄,我们很长时间没见师父和大师兄,你不是要把大师兄请到渭州来吗?”张亢道:“我是有此意。”江寒冰说道:“那你快写信笺啊!”说着就拿出笔墨搁在张亢面前,催着他写。
张亢当下提笔,写了一笺,江寒冰开心的封起来,拿到‘急递铺’发出,她的确也思念大师兄,但也自有一番心思。
江寒冰才下楼去‘急递铺’,慧儿就过来了,张亢欣喜让慧儿坐下,给她聊说了几个渭州城发生的趣事,慧儿一双不舍的眼神看着张亢,伤感的说:“天哥,我明天想回仪州了,给你做了一个香囊。”说罢,眼泪簌簌直掉。张亢慌得不知所措,连忙慰留,说道:“快过端午节了不要走,再说,渭州比你家热闹,还焉若给你做伴,你想在这里住多久就住多久。”慧儿才止了眼泪,半天一句话也不说,回了隔壁房间,吹起了竹笛。
每天晚上,慧儿都会坐在窗沿吹笛子,张亢在隔壁静静的听着。
第二天早上,张亢把张焉若叫过来,悄悄的说:“焉若,把你慧儿姐留着过端午节,带她上街逛逛,给你俩买些衣物饰品。”说完递给张焉若一张交子。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